2021年第38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对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健彬,,陈壮忠,钟丽,,赵红,,林丽珠
    2021, 38(5):865-870.
    [摘要](17) [HTML](0) [PDF 1.37 M](387)
    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对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根据是否服用健脾益气方汤药将 185 例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 98 例和对照组8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方汤药,疗程为21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神疲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疗效、目标病灶改善疗效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KPS评分疗效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KPS评分提高率为67.3%(6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5%(3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咳嗽、神疲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目标病灶改善疗效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稳定率为63.3%(62/98),高于对照组的47.1%(41/8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WBC)减少、中性粒细胞(NEU)减少、血红蛋白(HGB)减少、血小板(PLT)减少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治疗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肿瘤“带瘤生存”的独特优势。
    2  解毒消瘰方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宇,许晓娜,俞丽虹,朱妮,沈建平
    2021, 38(5):871-875.
    [摘要](26) [HTML](0) [PDF 1.35 M](352)
    摘要:
    【目的】 观察解毒消瘰方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即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选择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消瘰方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和β2-MG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缓解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2~4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血清LDH及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4个疗程后对血清LDH及β2-MG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消瘰方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LDH和β2-MG水平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  加减龙胆泻肝汤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朋娟,赖丽,李红阁
    2021, 38(5):876-879.
    [摘要](27) [HTML](0) [PDF 1.34 M](441)
    摘要:
    【目的】 探究加减龙胆泻肝汤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肝经热毒证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肝经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和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肝经热毒证患者使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胃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影响
    符梅华,王鑫,陈燕云,陈惠,姚任
    2021, 38(5):880-885.
    [摘要](27) [HTML](0) [PDF 1.35 M](381)
    摘要:
    【目的】 探讨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胃癌根治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焦虑和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120 例胃癌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五音疗法组、耳穴压豆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常规护理,五音疗法组、耳穴压豆组、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给予五音疗法、耳穴压豆、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的中医护理措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评估4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情况和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并观察 4 组患者外周血 CD4+/CD8+ T 细胞、热休克蛋白 90a(HSP90a)和 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后,4组患者的SAS评分、PSQI评分和疼痛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其他3组,五音疗法组和耳穴压豆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干预后 1 周,五音疗法组、耳穴压豆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抑郁状态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15/30)、76.7%(23/30)、90.0%(27/30)和30.0%(9/30);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其他3组,五音疗法组和耳穴压豆组的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3)干预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 CD4+/CD8+T 细胞比值较其他 3 组显著提高,应激反应指标HSP90a和CRP水平较其他3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五音疗法组和耳穴压豆组的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应激反应指标HSP90a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胃癌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焦虑情绪和疼痛心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CD4+/CD8+ T细胞、HSP90a和CRP水平有关。
    5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蔡艺,熊振芳,程爽,惠靖瑞,陈涵彬
    2021, 38(5):886-889.
    [摘要](21) [HTML](0) [PDF 1.32 M](394)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群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1病例对照设计,选取68例NAFLD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NAFLD患病率的相关性。【结果】(1)2组不同体质类型的中医体质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其中以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差异更为明显。(2)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平和质比较,偏颇体质者 NAFLD 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 或 P<0.01),其中尤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与NAFLD的患病率密切相关。【结论】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与NAFLD发病的相关性最大,是引发NAFLD的诱因。因此,改善个体偏颇体质,减少NAFLD患病的诱发因素,有望成为预防NAFLD的有效方式。
    6  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轻度颅脑外伤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存兰,李云辉
    2021, 38(5):890-894.
    [摘要](16) [HTML](0) [PDF 1.35 M](387)
    摘要: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轻度颅脑外伤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颅脑外伤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颅脑外伤后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对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轻度颅脑外伤后失眠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西药阿普唑仑片。
    7  温阳疏肝化痰法治疗桥本甲减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付仁婷,季兵,张琪,郑舒宁,杜顺棠
    2021, 38(5):895-899.
    [摘要](34) [HTML](0) [PDF 1.36 M](310)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阳疏肝化痰法中药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桥本甲减)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阳虚肝郁痰浊型桥本甲减合并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服温阳疏肝化痰法中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 12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28/30),对照组为46.7%(14/3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 FT3、FT4、TSH及TGAb、TPOA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血清FT3、FT4、TSH及TGAb、TPOAb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HAMD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试验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药物有关的过敏现象及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并且2组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改变。【结论】 温阳疏肝化痰法中药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阳虚肝郁痰浊型桥本甲减合并抑郁状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
    8  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盘龙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俏俏,邱联群
    2021, 38(5):900-905.
    [摘要](21) [HTML](0) [PDF 1.36 M](382)
    摘要:
    【目的】 观察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盘龙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及雷公藤多苷片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桂枝附子汤加味及盘龙灸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度指数(DAS28评分)以及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CR20/50/70达标情况)及安全性。【结果】(1)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退出,对照组有2例患者退出,最终治疗组有66例、对照组有68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ACR20、ACR50、ACR70 达标率分别为 98.48%(65/66)、89.39(59/66)和 24.24%(16/66),对照组分别为 92.65(63/68)、50.00%(34/68)和13.24%(9/68),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ACR20、ACR50、ACR70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RF、ESR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2 组患者均无明显的皮疹、脱发、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呼吸道症状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盘龙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及晨僵时间,降低疾病活动度,下调RF、CRP及ESR等指标水平。
    9  宽筋熏洗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临床研究
    蓝江滔,丘青中,戚子荣,邓嘉怡
    2021, 38(5):906-910.
    [摘要](26) [HTML](0) [PDF 1.34 M](323)
    摘要:
    【目的】 观察宽筋熏洗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风寒湿阻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风寒湿阻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宽筋熏洗汤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周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 组患者的 VAS 评分、膝关节周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血中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宽筋熏洗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风寒湿阻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膝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及降低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10  大承气汤药粉治疗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宋辉晖,汪天宇,周国香,吕品慧,骆亚敏,孙晓芬
    2021, 38(5):910-915.
    [摘要](32) [HTML](0) [PDF 1.35 M](378)
    摘要: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采用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制动、跟骨骨钉牵引以及骨折急性期冰敷患肢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疗程为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RS)评分、小腿周径肿胀比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肿胀度消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小腿周径肿胀比均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对疼痛NRS评分和小腿周径肿胀比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5 d后,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71.4%(25/35),组间比较,试验组的肿胀度消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局部不适症状,中药外敷及红外线灯照射均未影响手术方案的施行,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能够减轻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单纯红外线照射。
    11  陈渭良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治疗创伤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冯周莲,吴峰,钟佩珍
    2021, 38(5):915-919.
    [摘要](16) [HTML](0) [PDF 1.34 M](564)
    摘要:
    【目的】 探究陈渭良伤科油(简称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在治疗创伤性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由各类外伤导致的创伤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麻醉下创口彻底清创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疗程为14 d并随访3~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和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治疗7 d和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7 d和治疗14 d后的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患者创面的Ⅰ期、Ⅱ期和Ⅲ期愈合率分别为19.23%(10/52)、71.15%(37/52)、9.62%(5/52),对照组分别为8.70%(4/46)、52.17%(24/46)、39.13%(18/46);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创面的Ⅰ期、Ⅱ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治疗创伤性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效果明显提高。
    12  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对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博鉴,龚建文,林跃玮,刘文渤,麦秀钧,冯恩辉,黄永明
    2021, 38(5):920-925.
    [摘要](23) [HTML](0) [PDF 1.36 M](374)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黄永明主任医师自拟的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涂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时及久行久站后的足跟痛、足跟压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106例患者中,仅对照组出现1例脱落,其余患者均能接受足够疗程的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2)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为82.7%(43/5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晨起时及久行久站后的足跟疼痛、足跟压痛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各项VA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健康变化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轻度烫伤,对症治疗后均能继续完成试验;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可疑皮肤过敏而中止试验。【结论】 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三花飞扬溶液外用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
    郭樱,杨玉峰,胡文娟,刘少芬,钟玲玲
    2021, 38(5):925-930.
    [摘要](25) [HTML](0) [PDF 1.37 M](606)
    摘要:
    【目的】 研究三花飞扬溶液外用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将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外用三花飞扬溶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量表(VAS)、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50.0%(1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EASI、IGA、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EASI、IGA、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 4 周后对 EASI、IGA、VAS 评分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3)治疗 5 周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 1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三花飞扬溶液外用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4  甘草荆防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张德华,杨玉峰,刘媛媛,李雅茹,郭梦圆
    2021, 38(5):930-933.
    [摘要](17) [HTML](0) [PDF 1.33 M](379)
    摘要:
    【目的】 分析甘草荆防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在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是否运用甘草荆防汤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甘草荆防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辨证论治处方治疗(风热犯表型运用消风散加减,风寒束表型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血虚风燥型运用当归饮子加减),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47/50),对照组为88.0%(44/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U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对USA评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草荆防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常规中医辨证论治处方治疗。
    15  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郑卜通,张光彩,周晓晖,冯琦钒
    2021, 38(5):934-940.
    [摘要](42) [HTML](0) [PDF 1.37 M](344)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益肾熄风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多巴胺(DA)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Cys-C、NT-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Hcy、Cys-C、NT-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5-HT、GSH-Px、DA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5-HT、GSH-Px、D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UPDRS、PDQ-39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UPDRS、PDQ-39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 73.47%(36/4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6.33%(8/49),对照组为18.37%(9/4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失衡,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16  头针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陈立霞,李承家,杨傲然
    2021, 38(5):941-946.
    [摘要](30) [HTML](0) [PDF 1.35 M](324)
    摘要:
    【目的】 观察头针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 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巴塞尔指数(BI)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屈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状态下腓肠肌和胫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及足背伸协同收缩率(CR)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77.50%(31/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BI及Berg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MA、BI及Berg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腓肠肌iEMG、RMS,胫前肌iEMG、RMS及CR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腓肠肌iEMG、RMS,胫前肌iEMG、RMS及C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参数,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17  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
    刘薇,皮敏,胡墅婷,林少霞
    2021, 38(5):947-953.
    [摘要](24) [HTML](0) [PDF 2.55 M](42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检索并纳入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89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相比,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总有效率[OR = 3.30,95%CI(2.02,5.38),Z = 4.78,P<0.000 0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D = -1.30,95%CI(-1.64,-0.96),P<0.000 01]、血尿酸(UA)含量[MD = -40.20,95%CI(-66.85,-13.55),P = 0.003]、疼痛持续时间[MD = -1.66,95%CI =(-2.09,-1.23),P<0.000 01]、疼痛缓解时间[MD = -1.67,95%CI =(-1.78,-1.57),P<0.000 01]疗效更佳。在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火针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更快、更有效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血尿酸含量,近期疗效肯定。但鉴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高质量文献不多,尚需在今后临床试验中加以验证。
    18  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及语言功能的影响
    张文柳,刘芳,唐芝娟,韦菲菲,石云
    2021, 38(5):954-961.
    [摘要](102) [HTML](0) [PDF 1.39 M](362)
    摘要:
    【目的】 观察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给予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应用行为分析(ABA)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针刺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和社交评分、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CARS)评分以及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系统(C-PEP-3)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儿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 Gesell 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儿的ABC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ABC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儿的CARS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CARS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CA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组患儿的C-PEP-3评分均明显改善,其中,在知觉、手眼协调与认知表现方面,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知觉、手眼协调与认知表现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模仿与口语认知方面,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埋线组在改善模仿与口语认知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细动作方面,针刺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精细动作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粗大动作方面,3 组的效果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 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3 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认知及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19  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田爱平,匙磊,宋秋梅,吕会超,迟明春
    2021, 38(5):961-967.
    [摘要](27) [HTML](0) [PDF 1.37 M](398)
    摘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口服联合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5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WOMAC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主动屈膝 ROM、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主动屈膝ROM、Lysholm 膝关节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能明显改善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20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观察
    曾灿辉,郭萍,廖荣荣,张春霞,张莉娟
    2021, 38(5):967-972.
    [摘要](13) [HTML](0) [PDF 1.35 M](341)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或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24、48、72 h体温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热、鼻塞、咳嗽、流涕、喷嚏、咽部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并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1、2、4、24、48、72 h,2组患者的体温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及48 h体温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发热症状消失率为98.00%(49/50),对照组为92.00%(46/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率为78.57%(33/42),对照组为55.00%(22/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疼痛症状消失率为82.61%(19/23),对照组为54.17%(13/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率为83.33%(30/36),对照组为58.82%(20/3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为92.00%(46/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体温,临床疗效显著。
    21  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吴树旭,,黄俊霖,郭俊彪,
    2021, 38(5):973-979.
    [摘要](18) [HTML](0) [PDF 4.16 M](331)
    摘要:
    【目的】 观察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94 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 ~ 4次,2周内治疗7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超声检测肌筋膜激痛点(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TrPs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rPs的VA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愈显率为 95.7%(45/47),对照组为 78.7%(37/4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超声检测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超声检测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超声检测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能有效地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部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腰部TrPs活性相关。
    22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邓克淋,雷骏轩,骆一娜,强肖文,夏静娴,李敏
    2021, 38(5):980-984.
    [摘要](24) [HTML](0) [PDF 1.35 M](547)
    摘要: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的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整理近年来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神经和血管调节两种机制,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较好地缓解症状、平稳降压,且其作用效果不易反弹,有望成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23  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刘素丽,吴辉,黄庞宁,陈秋岑
    2021, 38(5):985-991.
    [摘要](33) [HTML](0) [PDF 5.10 M](327)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化合物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为标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解毒活血方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标,从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获取冠心病相关靶标,利用韦恩(Venn)图获得疾病与药物共同作用靶标。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共同作用靶标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标蛋白互相作用网络,选取邻接节点数量排名前30位的靶标。利用生物学信息学软件(Bioconductor),通过R语言对共同靶标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合文献研究筛选出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信号通路。【结果】 从解毒活血方中共筛选出143个活性成分及220个对应靶标,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筛选出冠心病相关靶标10 717个,药物与疾病共同靶标204个。靶标蛋白互作网络中邻接节点数量排名前30位的靶标包括STAT3、JUN、AKT1、MAPK1、APP等。经GO和KEGG 分析,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主要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四吡咯结合、血红素结合、核受体的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抗氧化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类固醇结合、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儿茶酚胺结合等生理过程及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苏氨酸激酶(Akt)、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高级糖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白细胞介素17(IL-17)、低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生物信号通路。【结论】 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主要与调控炎症介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平滑肌收缩、心率等作用有关。PI3K-Akt、AGE-RAGE信号通路在下一步研究中应有所侧重。
    24  四逆汤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于游,,杜莹,南明花,李佳,张妤,吕美君,王莹,吴瑾,孙红
    2021, 38(5):991-996.
    [摘要](39) [HTML](0) [PDF 1.52 M](388)
    摘要: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从9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构建CHF模型,同时,正常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大鼠全部存活,造模大鼠存活 60 只。再将 60 只 CHF 大鼠随机分为 5 组,即模型组,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曲美他嗪组,每组 12 只。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4.2、12.6(生药)g·kg-1·d-1灌胃,曲美他嗪组给予曲美他嗪10 m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4(ATF4)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显著增大,LVEF、LVFS均显著降低,血浆BNP和AngⅡ含量升高,心肌组织GRP78、PERK及ATF4 mRNA表达量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 LVEDD 降低,LVEF、LVFS 均显著增加,血浆 BNP 和 AngⅡ含量减少,心肌组织GRP78、PERK及ATF4 mRNA表达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四逆汤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四逆汤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25  补肾益精健脾养血方对贫血大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正引,陈燕,刘蔚雯,郭明章,张小如
    2021, 38(5):997-1002.
    [摘要](26) [HTML](0) [PDF 3.67 M](339)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健脾养血方对贫血大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肌苷组(阳性对照),每组8只。模型组及各给药组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法建立贫血模型,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成功造模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予补肾益精健脾养血方6、12、24 g·kg-1·d-1灌胃,肌苷组给予肌苷0.05 g·kg-1·d-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骨髓细胞凋亡百分率,光镜下观察骨髓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髓细胞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原癌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 8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及骨髓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光镜下骨髓凋亡细胞增多,骨髓细胞凋亡百分率及骨髓细胞Bax、Caspase 3、Caspase 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经补肾益精健脾养血方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补肾益精健脾养血方抗贫血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骨髓细胞凋亡有关。
    26  双氢青蒿素对Ⅱ抗炎和软骨修复作用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
    张俊,袁映红,冯志蔚,肖涛,孔亮,蒋科
    2021, 38(5):1002-1008.
    [摘要](26) [HTML](0) [PDF 4.49 M](361)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和软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75只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给予Ⅱ型胶原诱导构建 RA 模型。成功造模后,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对应给予双氢青蒿素 6.25、12.5、25 mg/kg灌胃处理,1次/d,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骨指标(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踝关节软骨组织蛋白多糖的表达,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踝关节骨组织破骨细胞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3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踝关节组织成骨标记物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骨钙素(OC)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踝关节组织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CAR)和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骨表面积/骨体积显著升高(均P < 0.05),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软骨损伤严重,软骨组织基本无蛋白多糖表达,外周血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7、IL-23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踝关节组织Osx、COL1A1、OC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OSCAR、TRA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给予双氢青蒿素干预后,RA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治疗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
    27  扶肺煎抑制肺癌增殖和转移的体内外研究
    陈观平,汪一帆,应栩华
    2021, 38(5):1009-1017.
    [摘要](29) [HTML](0) [PDF 12.64 M](322)
    摘要:
    【目的】 观察扶肺煎对肺癌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1) 体外研究:制备扶肺煎含药血清,以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抑制剂AG490、顺铂为阳性对照药,培养人肺癌A549、SPC-A1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体外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2)体内研究:取48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扶肺煎、顺铂(阳性对照药)灌胃,第15天处死小鼠并剥离肺脏观察转移灶情况,将移植瘤称质量,计算抑瘤率及肺转移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yclin D1、CDK4、p-STAT3表达。【结果】 扶肺煎组的A549、SPC-A1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接近AG490及顺铂处理水平。在体内,扶肺煎高剂量组、顺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6.67%、52.53%,肺转移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8.76%、33.82%,且各给药组p-STAT3、Cyclin D1、CDK4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P < 0.05 或P < 0.01)。【结论】 扶肺煎可通过抑制STAT3蛋白的活化,降低Cyclin D1、CDK4的表达,起到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及分化的作用,从而干预肺癌转移的形成。
    28  丹参多酚酸盐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杨冰,高飞,刘令今,张尧,张翠轻,檀淼,檀金川
    2021, 38(5):1018-1024.
    [摘要](32) [HTML](0) [PDF 3.84 M](337)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丹参多酚酸盐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其他组别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丹参多酚酸盐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贝那普利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共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小鼠肾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分别采用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和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p-Smad2/3、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Smad7、Smad2/3、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UTP均显著增加(P <0.05),肾脏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改变,肾脏组织中的MDA 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 活性下降,p-Smad2/3/Smad2/3比值,Smad2/3、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mad7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组、贝那普利组UTP降低(P < 0.05),受损的肾组织得到改善,肾组织中MDA含量下降,SOD、GSH-Px活性升高,p-Smad2/3/Smad2/3 比值,Smad2/3、TGF-β1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mad7 蛋白与 mRNA 表达水平升高(均 P <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肾纤维化有关。
    29  顶空-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凉粉草挥发性成分
    卢晓莹,林翠清,赖志明,江晓鑫,严萍,詹若挺
    2021, 38(5):1025-1031.
    [摘要](28) [HTML](0) [PDF 1.85 M](346)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和不同栽培品种凉粉草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测定分析不同凉粉草样品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质谱标准库检索,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质量分数,比较不同样品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 从台湾凉粉草和本地凉粉草中共鉴别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烯类成分。2种凉粉草中均含有较大比例的石竹烯,台湾凉粉草中含12.9%,本地凉粉草中含34.2%。台湾凉粉草中特有成分α-芹子烯、β-芹子烯和α-红没药醇等共占25.5%。微发汗处理对凉粉草中石竹烯类成分的影响较大。【结论】 建立的HS-GC-MS联用技术可对凉粉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分析,且本地凉粉草与台湾引种的凉粉草挥发油特征成分差异较大,可为其鉴别提供参考。
    30  林定坤辨治骨伤科疾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林方政,陈树东,,赵兵德,,侯宇
    2021, 38(5):1032-1038.
    [摘要](24) [HTML](0) [PDF 1.72 M](363)
    摘要:
    收集“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弟子林定坤教授近年来的门诊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处方,利用Java编程方式提取信息,并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6 957首处方中,共涉及439味中药;当归、牛膝、丹参、川芎、独活等为出现频次较多的常用药物;常用中药及药对以调气血药物为主;药物关联分析中,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较高的各药物间隐含了石氏牛蒡子汤、逐痰通络汤、痰瘀阻络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的药物组成。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林定坤教授临床用药注重调和气血,调补肝肾,重视痰湿,体现了石氏伤科“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的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辨治思想,其处方用药是对石氏伤科经验方、骨伤科经典方的继承和发扬。
    31  王清海论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探讨
    王丽莹,靳利利,何鑫,指导:王清海
    2021, 38(5):1038-1042.
    [摘要](30) [HTML](0) [PDF 1.32 M](339)
    摘要:
    对王清海教授论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王清海教授根据心系疾病的发病特点,结合历代医家治疗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提出温阳通脉法是治疗心系疾病的基本大法。提出以“脉痹”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名,“本虚标实,痰瘀互结,脉道痹阻”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机关键,以温补阳气、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研制出血脉疏通颗粒(主要由黄芪、党参、桂枝、水蛭、地龙、红花、三七、陈皮、丹参等组成)用治动脉粥样硬化。通过补虚、开郁、化痰、活血而达“温通”以治疗冠心病;采用补心泻肺温通法治疗心衰病。根据高血压的血管病变实质,提出以“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并提倡从“血脉辨证”论治高血压;认为高血压可归属血脉病变,与五脏相关,按照“病在血”或“病在脉”进行血脉辨证,更能反映其病变进程。并善用经方治疗心系疾病,如运用抵当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运用桂枝加桂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运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以及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等。
    32  杨群玉治疗脑卒中后情志障碍经验
    张保平,赵晓庆,范萍
    2021, 38(5):1042-1046.
    [摘要](32) [HTML](0) [PDF 1.32 M](346)
    摘要:
    总结杨群玉教授治疗脑卒中后情志障碍经验。杨群玉教授以“因病致郁”认识病机,认为卒中后抑郁根本病机在于肝郁脾虚,心神失精血滋养,加之痰瘀互阻络道,阴阳失交;卒中后焦虑根本病机为肝肾阴亏,痰、郁、瘀结聚,心脾失养,虚阳浮越。依据虚实分立方药,标实宜“和解”,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和解枢机,清热通络安神;本虚在肝肾精血俱亏,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二至丸与左归饮,降逆冲,振心阳,养肝肾之阴精,清浮越之虚火;治疗全程不忘祛痰化瘀,以枳术丸调理脾胃,健脾祛湿杜生痰之源;调整生活方式,防中风反复。
    33  陈渭良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经验总结
    陈茹,张念军,,,李雪,,邓向亮,张兆华,,,杨海韵,,
    2021, 38(5):1046-1050.
    [摘要](20) [HTML](0) [PDF 1.33 M](343)
    摘要:
    总结陈渭良教授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经验。陈渭良教授认为,小儿股骨头坏死辨证病位着眼于肝、脾、肾三脏,病理因素与瘀血、痰浊、水湿(湿热)相关,先天肾气不足,外伤劳损,骨骺血脉受损,气血运行受阻是小儿股骨头坏死的基本病机,股骨头局部缺血和外伤是主要原因。治疗上早期多从脾失健运、食积湿滞入手,以健脾化湿、消积导滞为法,遣方大安丸、参苓白术散、白茅根汤加减,中后期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为主,遣方自拟经验方骨宝丸(主要由龟甲、鹿角、淫羊藿、红参、黄芪、淮山、杜仲、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巴戟天、仙茅、当归、川芎等组成)。提出内服外敷并重,推荐运用支具,限制患肢负重,强调坚持治疗。
    34  银屑病共病的中医防治探讨
    吴汶丰,张泽鑫,李玉清,肖君琳,杨贤平,李红毅
    2021, 38(5):1051-1054.
    [摘要](23) [HTML](0) [PDF 1.31 M](327)
    摘要:
    银屑病共病涉及银屑病合并糖代谢紊乱、银屑病相关性肾病、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银屑病合并肥胖与血脂异常等。银屑病共病的中医病机特点为血热、血瘀、痰湿互结,病位涉及五脏,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银屑病共病的中医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为主,兼顾健脾,疏肝解郁。银屑病共病患者的情志调畅可通过运用行气疏导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五音疗法;饮食宜遵循低热量原则,可结合中医学的“阴平阳秘”“三因制宜”的观点调理饮食;其预防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提前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加以干预,以实现“未病先防”。同时,银屑病共病的中医预防和治疗的全程均需顾护脾胃,脾胃和则五脏安。
    35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药治疗用药规律分析
    李亚美,李荣贞,陈乃清,温晓莹,张丽娇,曾维嘉
    2021, 38(5):1055-1060.
    [摘要](30) [HTML](0) [PDF 1.44 M](332)
    摘要:
    选取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住院部采用中药治疗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型肾病综合征的有效病案,建立中医药治疗FSGS型肾病综合征的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治疗FSGS型肾病综合征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得到中药治疗FSGS型肾病综合征的处方299首,中药129味;药物主要可归为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温里药、清热药等类别。药物的五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多温、平、寒;归经以肺经、脾经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8个聚类组合;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频数在60次以上的药物组合共17组,置信度大于0.8的药物关联规则11条。结果提示中药治疗FSGS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药物五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多温、平、寒;归经以肺经、脾经为主;核心药物为甘草、白术、茯苓、玉米须、白芍等。临床治疗原则遵循急则治其标,以宣肺解表祛邪、利尿渗湿消肿为主;缓则治其本,宜健脾为主,佐以温升、理气之品。
    36  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龚丽,黄寅銮,谢韶妍,陈玉甜,王桂娟,谢君成
    2021, 38(5):1061-1066.
    [摘要](28) [HTML](0) [PDF 1.90 M](389)
    摘要:
    【目的】 采用 Meta 分析评价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 、Embase数据库中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观察组)对比单用缬沙坦(对照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随机试验,采用 Cochrane 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以RevMan5.3软件对多项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0项研究,合计782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缬沙坦比较,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量 [MD = -1.71,95% CI(-2.30,-1.12),P<0.000 01]、 血肌酐 [MD = -13.24,95% CI(-23.81,-2.68),P = 0.01]、血尿素氮 [MD = -1.43,95% CI(-1.68,-1.18),P<0.000 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且较安全。由于目前纳入文献数量不多且文献质量一般,此结论需要谨慎对待,今后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37  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叶丽妮,邝梓君,王宣尹,裴芳利,苏瑞,曾诚
    2021, 38(5):1067-1071.
    [摘要](19) [HTML](0) [PDF 1.33 M](415)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机制研究进展。罗氏内异方由我国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罗元恺教授创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提示该方在改善疼痛症状、缩小盆腔包块、提高妊娠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且长期用药无明显毒副作用;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较复杂,涵盖了细胞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内分泌学及细胞形态学、细胞侵袭等方面,今后有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阐明本方的作用机制。
    38  岭南地区湿热证研究进展
    周润津,庞博,刘兴华,丘金钰,林樫,刘叶,吴智兵,林兴栋
    2021, 38(5):1071-1076.
    [摘要](17) [HTML](0) [PDF 1.34 M](543)
    摘要:
    综述了岭南地区湿热证研究概况。岭南地区湿热证型多见,临床涉及病种较多。岭南地区湿热证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因和外感湿邪、热邪、暑邪等外因有关;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出汗异常、皮肤改变等全身症状和耳鸣耳聋、口疮、腰痛、舌苔厚腻等局部症状。岭南地区湿热证可见于各脏腑疾病,脾胃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较多;肺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性感冒等;肾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脑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涉及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脊髓炎等;皮肤及五官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痤疮、口疮、慢性湿疹、损容性皮肤病等;亦有学者对岭南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小儿脾胃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湿热证的证治进行了探讨。岭南湿热证实质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通过系统总结岭南地区湿热证的研究概况,可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