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8(5):954-961.
摘要:
【目的】 观察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给予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应用行为分析(ABA)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针刺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和社交评分、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CARS)评分以及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系统(C-PEP-3)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儿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 Gesell 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儿的ABC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ABC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儿的CARS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CARS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CA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组患儿的C-PEP-3评分均明显改善,其中,在知觉、手眼协调与认知表现方面,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知觉、手眼协调与认知表现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模仿与口语认知方面,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埋线组在改善模仿与口语认知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细动作方面,针刺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精细动作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粗大动作方面,3 组的效果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 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3 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认知及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