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 单 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 办 单 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编 辑 出 版: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印 刷: 广东信源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国 内 发 行: 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邮 发 代 号: 国内46-275;国外BM7077
国 外 发 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 1007-3213/CN44-1425/R)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类刊物,1984年创刊,1987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同时被纳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刊物特色: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双百方针”,社会效益明显。文章题材新颖,切合临床实际,可读性强,集中报道目前中医药学最新研究进展。大部分论文提供中、英文摘要;图表用中、英文双语编排。既可为国内外医疗、教育、科研人员进行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亦可为临床医生诊疗疾病、药物研究人员进行中医药开发提供思路,亦是中医药学爱好者的可读之品。
查看完整简介>Abstract: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免疫学及炎症细胞因子等 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2 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 湿病科就诊的 PSS患者 326例。分析 PSS 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具体分阴虚血燥证、气阴两亏证、湿热内蕴证、瘀热入 络证4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PSS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情况,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抗SSA)、 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抗SS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白 细胞介素6(IL-6)、补体3(C3)和补体4(C4)等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方面,326例患者中, 以湿热内蕴证最多见,共106例(占32.5%),其他中医证型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血燥证[84例(占25.8%)]、瘀热入络 证[78例(占23.9%)]、气阴两亏证[58例(占17.8%)]。(2)不同中医证型PSS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方面,不同中医证型 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程和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 的病程和发病年龄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阴虚血燥证、气阴两亏证、瘀热入络证、湿热内蕴证。(3)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测 指标的相关性方面,阴虚血燥证与抗SSB、IgA、IgG、C4等呈正相关,气阴两亏证与抗SSB、IgG、C4等呈正相关,湿热内 蕴证与CRP、ESR、IL-6、抗SSA、IgA等呈正相关,瘀热入络证与CRP、ESR、IL-6、抗SSA等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PSS患者以湿热内蕴证最多见,以阴虚血燥证和气阴两亏证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发病年 龄相对较大,以湿热内蕴证和瘀热入络证患者的病程相对较短、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不同中医证型的免疫学及炎症细胞因 子等实验室检测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对中医临床辨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 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收治的1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 准将患者分为寒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4种中医证型;另外,纳入同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 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及不同中医证 型患者血清Hcy、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Hcy、CRP水平与不同中医证型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 性。【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方面,研究组的 186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寒湿痹阻证 41 例(22.04%),痰瘀痹阻证 40 例 (21.51%),气血两虚证 50例(26.88%),肝肾不足证 55例(29.57%)。(2)血清 Hcy、CRP水平方面,研究组的血清 Hcy和 CRP 水平分别为(7.61 ± 2.07)μmol/L和(27.93 ± 5.92)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33 ± 0.91)μmol/L和(1.85 ± 0.67)mg/L,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Hcy、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7.637,P < 0.01;F = 5.639, P < 0.01)。其中,以寒湿痹阻证患者的血清Hcy、CRP水平最高,其他依次为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不足证患者,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相关性方面,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 与血清Hcy、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396,P < 0.01;r = 0.407,P < 0.01);血清Hcy、CRP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 中医证型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或P < 0.01)。【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Hcy、CRP表达异常升高;血清 Hcy、CRP表达水平与不同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其中以寒湿痹阻证的表达水平最高。
Abstract: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 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 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估NLRP3、Caspase-1、IL-1β在SLE患者中医辨证 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20年10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临海市中医院的SLE患者110例(SLE组)及健 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的血清NLRP3、Caspase-1、IL-1β水平,同时分析NLRP3、Caspase-1、IL-1β 与 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统计 110例 SLE 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 SLE 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 NLRP3、Caspase-1、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SLE组患者的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L-1β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SLEDAI评分与NLRP3、Caspase-1均呈负相 关(r = -0.854、-0.599,P < 0.01);SLEDAI评分与 IL-1β呈正相关(r = 0.584,P < 0.01)。(2)110例 SLE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证(33.64%)> 脾肾阳虚证(25.45%)> 阴虚内热证(24.55%)> 肝肾阴虚证(16.36%)。(3)SLE患者血 清NLRP3、Caspase-1水平从低到高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热毒炽盛证 < 阴虚内热证 < 脾肾阳虚证 < 肝肾阴虚证,IL-1β水平从 高到低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热毒炽盛证 > 阴虚内热证 > 脾肾阳虚证 > 肝肾阴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呈负相关(P < 0.05 或 P < 0.01);血清 IL-1β水平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SLE患者 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性,血清IL-1β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SLE患者中医证型与NLRP3、 Caspase-1、IL-1β存在一定相关性,NLRP3、Caspase-1、IL-1β有可能成为SLE中医辨证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Abstract:
【目的】 探讨Wellens综合征(WS)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及预后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符合Wellens综合征诊 断且完善冠脉造影检查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将所有患者分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热 毒血瘀证、痰浊血瘀证4种证型,分析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左前降支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风险预 后的评分(TIMI危险评分),探讨Wellens综合征左前降支狭窄程度及预后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方面, 在70例Wellens综合征患者中,热毒血瘀证占比最多,为37.14%(26/70),气虚血瘀证占比最少,为12.86%(9/70),中医证 型分布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血瘀证 > 痰浊血瘀证 > 气阴两虚证 > 气虚血瘀证。(2)性别、年龄方面,不同中医证型间的 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中医证型分布与Gensini评分、TIMI危险评分方面,不同中医证型 组间的 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热毒血瘀证和痰浊血瘀证的 Gensini评分较高,其中以痰浊血瘀证 的Gensini评分最高,事后两两比较发现,热毒血瘀证组和痰浊血瘀证组的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组(P < 0.05)。 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的TIMI危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事后两两比较发现,热毒血瘀证组的TIMI危险评分 高于气虚血瘀证组(P < 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心电图分型与 Gensini评分、TIMI 危险评分方面,WS-Ⅱ型患者的Gensini评分、TIMI危险评分均高于WS-Ⅰ型患者(P < 0.05)。(5)对TIMI危险评分及Gensini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IMI危险评分与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S=0.258,P < 0.05)。【结论】 在Wellens综合征 患者中,热毒血瘀证和痰浊血瘀证的Gensini评分较高,提示左前降支狭窄程度更严重,且Gensini评分与TIMI危险评分存在 一定的相关关系。
Abstract:
【目的】 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 “甲减”)的中医证候特点、证素分布与组合情况以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广州 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经病理确诊为ⅢB-ⅣB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GFR/ALK)阴性、并使用 ICIs治疗后出现甲减的NSCLC患者,共168例。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总结出晚期NSCLC免疫治疗后出现甲减 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型分布规律,并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和甲减分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168例晚期 NSCLC 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甲减的中医证候以虚为主,表现为咳嗽、倦怠乏力、健忘、面色少华、自汗、皮肤干燥、 痰色白、懒言、头晕、夜尿多、视物模糊、形体消瘦、皮肤弹性差、纳呆恶食、嗜睡、长期食少、水肿、失眠、声低、隐 痛、指甲淡白、吐痰、经常畏冷、口渴、面色㿠白、喜温恶凉、渴欲热饮、气喘、经常便秘、大便干结、面睑浮肿、多梦、 腹胀、腰痛、排便无力等;舌脉象主要包括:舌苔薄白、舌淡红、舌边齿印、舌淡胖、舌淡、脉沉、脉滑、脉虚、尺脉弱、 脉细。(2)总体病位证素以肺、脾、肾多见,病性证素以气虚、阳虚、血虚、水停多见。(3)经聚类分析,得出以下3种证型, 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气虚证、肾阳亏虚证和气虚水停证。(4)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其中,60 ~ 69岁患者以肺脾气虚为主要证型,≥ 70岁患者以肾阳亏虚为主要证型, < 50岁患者以气虚水停证为 主要证型。而不同性别、甲减等级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晚期NSCLC免疫治疗所致 甲减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肾阳亏虚、气虚水停为主,正气亏虚是其变化、发展的主要病机。临床医师应及时关注 患者的症状变化,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避免发生严重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Abstract: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骨质疏松症是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肝肾同源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治则密切相关。乳腺 癌内分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标实为瘀血阻 络。补益肝肾的中医药干预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不同内分泌治疗阶段。在术前新辅助治疗阶段,中医药干预应重在攻癌, 与新辅助治疗协同发挥抗癌功效,辅以扶正,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在术后辅助治疗阶段, 中医药干预应重在扶正,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预防骨质疏松症,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左归丸等加减治疗。在晚期解救 治疗阶段,治疗以扶正为主要方向,用药除选用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行气活血止痛等方药外,还可增加血肉有情之品, 以增强补益肝肾之效果。
Abstract:
【目的】 观察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联合定向透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9月至 2023年9月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2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组、药透组和 联合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口服组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治疗,药透组给予恒古 骨伤愈合剂定向透药治疗,联合组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联合定向透药治疗。以 12 d为 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 2个疗程。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 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 73.33%(22/30)及口服组和药透组的 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口服组及药透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中医证候、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方 面,治疗后,4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 VAS评分和 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1);组间比较,联合组的中 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口服组及药透组(P < 0.05),而对照组、口服组及药透组的 中医证候积分、疼痛 VAS评分和 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4组患者 SF-36的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GH)、精力(VT)、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 精神健康(MH)等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1);组间比较,联合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 服组及药透组(P < 0.05),而对照组、口服组及药透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血清炎 症因子方面,治疗后,4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 0.01);组间比较,联合组血清IL-1β、 IL-6、TNF-α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组及药透组(P < 0.05),对照组、口服组的下降幅度又均优于药透组 (P < 0.05),而对照组与口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安全性方面,研究过程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内外联动特色疗法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KOA患者的关节疼痛、功 能以及生活质量,起到加速康复的作用,其疗效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饶思远,林涌鹏,林锐,郭俊彪,温勇,邓晓强,曾剑波,王慧敏,陈博来
Abstract: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由圣愈汤化裁而来)治疗气虚血瘀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 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的128例气虚血瘀型轻度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6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为 4周,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 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JOA)CSM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 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以及病情进展和不良反应情况评估。【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 2例,试验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病例共123例,其中对照组62例,试验组61例。(2)疗效情况方面:治疗结束3个月后,试 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44%(57/61),对照组为82.26%(51/62),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3)JOA评分改善情况方面:治疗2周和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 高(P < 0.05),且试验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方面:治疗 2 周和 4 周后以及治疗结束 3 个月,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 0.05),且试验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情明显加重或发展至中重度的病例;同时也均未见过敏、胃肠道反应等其他不良事件发 生。【结论】 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轻度CSM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脊髓功能和气虚血瘀证候,减缓患 者病情进展,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Abstract:
【目的】 探究桑枝生姜汤(由生姜、桑枝、桂枝、透骨草、鹿角胶等中药组成)热敷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 血液流变学恢复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就诊的104例股骨头 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用桑枝生姜汤热敷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 表(V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骨代谢指标、股骨近端和腰椎松质骨骨密度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组患者的临床疗 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 3 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2.31%(48/52),对照组为 71.15%(37/52),组间比较(χ2检 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膝酸软、跛行、心烦失眠、下 肢酸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 0.05),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3)关节功能和疼痛程 度改善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疼痛程度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 0.05),且治疗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升高幅度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4)血液流变 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均较治疗前改善(P < 0.05),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5)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 清N-端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 < 0.05),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治疗组血清N-MID、β-CTX、T-PINP水平 的下降幅度和血清25-(OH)D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6)骨密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股骨近端和 腰椎松质骨骨密度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股骨头坏死 患者采用桑枝生姜汤热敷治疗,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调节骨代谢及骨密度,恢复血液 流变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Abstract: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广东 省第二中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62例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周。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 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 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多裂肌和腰方肌的肌张力、肌肉硬度、肌肉弹性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对照组为74.19%(23/ 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JOA、ODI评分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JOA、ODI评分 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方肌与多裂肌的张力、硬度和弹性明显改善 (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腰方肌与多裂肌的张力、硬度和弹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观 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68%(3/31),对照组为 9.68%(3/3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LDH,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腰方肌与多裂 肌的肌肉性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Abstract: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临床试验验证,探讨参乌益智胶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机制。【方法】 前 瞻性纳入2022年8月~2024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90例PS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SCI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乌益智胶囊治疗,疗程为28 d。 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等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2 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价 2 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运用 TCMSP及查阅文献获得参乌益智胶囊有效活性成分,运用 GeneCards等数据库得到 PSCI疾病靶 点,将共同靶点输入至 STRING 数据库构建 PPI 网络,通过 Cytoscape 3.9.0 构建参乌益智胶囊-PSCI-靶点网络图,运用 DAVID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合活性。【结果】(1)临床研究方面,治疗28 d后,2组患者的 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试验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血清TNF-α、IL-6水平 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2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 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网络药理学方面,参乌益智胶囊活性成分共92个,靶点803个,疾病靶点5 209个,交集靶 点556个,核心靶点为AKT1、TNF、IL-6、TP53、IL-1B,关键化合物为脱氧三尖杉酯碱、洋川芎醌、芫花素等,富集得到 1 812个 GO 条目,其中细胞成分(CC)154个,生物学过程(BP)1 332个,分子功能(MF)326个,富集到 195条 KEGG 信号通 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乌益智胶囊关键化合物与核心靶点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参乌益智胶囊治疗PSCI临床 疗效显著,多成分可能通过AKT1、TNF、IL-6等靶点作用于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PSCI的作用。
Abstract:
【目的】 探讨运用化瘀安神法治疗瘀血内阻型不寐(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基于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2024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的 88 例瘀血内阻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4 例。观察组依据化瘀安神法给予自拟的中药化瘀安神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口服治疗,疗 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 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 率为 86.36%(38/44),对照组为 70.45%(31/44),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080,P < 0.05)。(2)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 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3)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化瘀安神法 治疗瘀血内阻型不寐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 较高的安全性。
Abstract:
【目的】 基于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信号通路,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 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海口 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 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 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血清IL-33、ST2、IL-6和IL-8水平的变化情况, 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40/46),对照组为 67.39%(31/46),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2)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气喘、 胸闷、咳嗽、咳痰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3)肺 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等各项肺功能指标均 较治疗前改善(P < 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4)相关炎性指标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 WBC、Neut%及血清IL-33、ST2、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对WBC、Neut%及血清IL-33、IL-6 及IL-8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8.70% (4/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 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相关炎性指标及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33水平,抑制IL-33/ST2 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有关。
李建平,朱德礼,马贞,陈晓曼,罗干,钟林,汪杰,高荣理,林海霞
Abstract:
【目的】 观察丹芪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4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三亚中医院收治的 150例 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各75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脂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丹芪益肾方煎剂内服及肾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 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纤溶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 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疲倦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心烦失眠、口 渴喜饮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肾功能指标方面,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Ⅳ型胶原(CⅣ)、血浆层黏蛋白(LN)等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 < 0.01), 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3)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肾主动脉(MRA)、叶间动 脉(IRA)处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或P < 0.01),MRA处的 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IRA处的RI以及观察组IRA处的PI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或P < 0.01),且观察组对MRA和 IRA处Vsmax、Vdmin的升高幅度及对MRA和IRA处RI、PI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4)凝血纤溶 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 等凝血纤溶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 < 0.01),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5)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方面,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 皮素 1(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1),且观察组对血清 VASH-1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 VEGF、ET-1水平的降低 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丹芪益肾方在 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其可能通过 改善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Abstract:
【目的】 探讨下气汤(由茯苓、法半夏、炙甘草、杏仁、橘红、白芍、何首乌、牡丹皮等中药组成)对伴有癌因性疲乏 的Ⅲ-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60例伴有癌因性疲 乏的Ⅲ-Ⅳ期结直肠癌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化疗组和下气汤组,每组各 30 例。化疗组给予 Avastin+ mFOLFOX6/FOLFIRI 方案化疗,下气汤组在化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服用下气汤治疗,每 2周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 2个疗程。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iper 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EORTC核心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分、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 估(PG-SGA)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食欲减退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疗程后,下 气汤组的总有效率为 86.21%(25/29),化疗组为 62.07%(18/29),组间比较(χ2检验),下气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组 (P < 0.05)。(2)疲乏程度方面,化疗第2周和第4周,2组患者的PFS-R评分均较化疗前 1 d 升高(P < 0.05),但下气汤组化 疗后的 PFS-R 评分均明显低于化疗组(P < 0.01)。(3)生活质量方面,化疗第 2 周和第 4 周,化疗组的 QLQ-C30评分均较 化疗前1 d降低(P < 0.05),而下气汤组的QLQ-C30评分均较化疗前1 d无明显变化(P > 0.05);组间比较,下气汤组化疗后 的 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 < 0.01)。(4)营养状况方面,化疗第 4周,2组患者的 PG-SGA 评分、食欲减退评分及 下气汤组的KPS评分均较化疗前1 d升高(P < 0.05),而化疗组的KPS评分较化疗前1 d降低(P < 0.05);组间比较,下气汤组化 疗后的PG-SGA 评分、食欲减退评分低于化疗组,KPS评分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5)炎症 因子方面,化疗组化疗第 2周的血清 TNF-α、IL-6水平及化疗第 4周的血清 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化疗前 1 d升高 (P < 0.05),而下气汤组的血清 TNF-α、IL-1β 、IL-6 水平均较化疗前 1 d 有所降低,其中化疗第 2 周的血清 IL-6 水平和化 疗第 4 周的血清 IL-1β、IL-6水平与化疗前 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下气汤组化疗后的血清 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疗组(P < 0.05或P < 0.01)。【结论】 下气汤可以改善Ⅲ-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临床 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 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Abstract: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调节机制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对胃热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 86例胃热脾虚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 度、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 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LH/ FSH]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率。【结果】(1)治疗3个 月经周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36/41),对照组为68.89%(31/45),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 对照组(P < 0.05)。(2)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 < 0.05),且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 (4)观察组的妊娠率为92.68%(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治疗后,2组患 者血清E2、LH水平与LH/ FSH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而血清FSH水平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 > 0.05);组间比较, 观察组对血清E2、LH水平与LH/ FSH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6)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 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7)治疗后,2组患者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 酸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粪肠球菌、拟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而肠杆菌水平均治疗前后变化不 明显(P >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粪肠球菌、拟杆菌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 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结论】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热脾虚型PCOS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 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程度。
Abstract:
【目的】 分析产后轻度子宫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补中益气汤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微小 RNA-30d(miRNA-30d)的影响。【方法】 通过盲法、便利抽样、对照原则,回顾性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 院 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80例产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将其设为子宫脱垂组;另收集80例同期在唐山市妇幼保健 院就诊的产后无子宫脱垂患者,将其设为健康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年龄、产次、孕周、新生儿 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后子宫脱垂的危险因素。再根据 是否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将子宫脱垂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疗程为 1 个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及血清 TGF-β1、MMP-2、 miRNA-30d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子宫脱垂组患 者的年龄较大,产次多为2次及以上,分娩方式多为经阴道分娩,超重/肥胖(BMI≥24.0 kg/m2)及会阴撕裂情况占比较高,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 P < 0.01)。(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娩方式、产次、会阴撕裂情况、 BMI是导致产后子宫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1)。(3)补中益气汤对疗效的影响方面,治疗 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为95.00%(38/40),对照组为77.50%(31/40);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4)补中益气汤 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宫颈口与处女膜缘距离、最大阴道内压、阴道肌电压、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盆底 肌收缩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5)补中益气汤对血清学指标 的影响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血清MMP-2、miRNA-30d水平均较治疗前 降低(P < 0.05),且观察组对血清TGF-β1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MMP-2、miRNA-30d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1)。【结论】 产后子宫脱垂的发生与年龄、分娩方式、产次、会阴撕裂情况、BMI等有关;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 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调节血清TGF-β1、MMP-2、miRNA-30d表达,临床疗效显著。
李晶晶,陈锐明,石国傲,吴婷,徐海燕,陈世云,张现豪,陈文,黄前鹏,郭国建,秦烨,周鹏
Abstract:
【目的】 观察岭南火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年 8月至 2023年 1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 宝安中医院收治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岭南 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连续治疗8周。治疗8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4、6、8周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皮肤镜下血管球 直径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2、 4、6、8周后,2组患者的PASI评分、DLQI评分与GAD-7评分均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ASI评分、DLQI评 分与 GAD-7 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观察组愈显率为 86.67%(26/30);对照组为 66.67%(20/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治疗2、4、6、8周后,2组患者的皮肤镜下血管 球平均直径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管球平均直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岭南火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因皮损及瘙痒导致的焦虑症状,从而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Abstract:
【目的】 观察毫火针联合清补化痤饮治疗脾虚湿热证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于广 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就诊的 70例脾虚湿热证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例。 2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毫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毫火针联合清补化痤饮口服治疗, 疗程均为 6 周。治疗 6 周后,评价 2 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与面部痤疮特异 性生活质量量表(Qol-Acne)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经表皮 水分丢失(TEWL)含量、皮肤水分含量、皮脂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 后,2 组患者的 GAGS 评分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GAGS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2)治疗后,2 组患者的 Qol-Acne 评分均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自我感知、情感功能、自我评 估 3 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在改善社会功能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 TEWL、皮肤水分、皮脂含量均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TEWL、皮肤 水分、皮脂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 < 0.05),且观 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 74.29%(26/3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毫火针联合清补化痤饮治疗脾虚湿热证痤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Abstract:
【目的】 观察揿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22年 2月至 2024年 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高频rTMS治疗,观察组在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揿针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 4周。治疗 1个月后,评价 2组临床疗效,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总蛋白 (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波幅、吞咽时程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 过程中,观察组无失访,对照组失访 8 例。最终观察组 64 例,对照组 56 例纳入疗效统计。(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2.19% (59/64),对照组为76.79%(43/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 分均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治疗后, 2 组患者的FOIS评分、SSA评分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OIS评分、SS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吞咽波幅、吞咽时程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吞咽波幅、吞咽时程 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TP、ALB、Hb水平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 组在改善TP、ALB、Hb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揿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 中后吞咽困难,能明显缩短患者的吞咽时程,增大吞咽波幅,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揿针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效果;临床观察
Abstract: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治疗痰热闭肺证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23年 1月至 2024年 4月吉 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300例痰热闭肺证小儿肺炎喘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各150例,2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子 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的 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和X线恢复正常时间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白 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67%(142/150),对照组为 84.67%(127/1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治疗后,观察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X线恢复正常时间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治疗后,2组患儿的RBC、WBC、PLT及CRP水平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 在改善 RBC、WBC、PLT 及 CRP 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67%;对照组为16.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穴 位贴敷治疗痰热闭肺证小儿肺炎喘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肺部功能的恢复,缓解炎症反应,且不良反 应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Abstract:
汪机是新安医学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在针灸学术思想方面多有建树,主要包含“针主泻实”“无病忌灸”以及“治病 无定穴”等学术特色,历代学者对其“针主泻实”及“无病忌灸”理论的探讨颇多,而“治病无定穴”的研究内容却门可 罗雀。该文探寻汪机生平及其代表著作,对汪机“治病无定穴”的辨证论治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汪机治病主张审经络、分 气血、辨阴阳,选穴强调随证立方、随病用穴,对世医教条于“某穴主某病”的行为予以批判,告诫医者针灸治病须分经 辨证,取穴施针,不可不知变通,墨守成规。
卢以茜,曾婧纯,许创润,赖国安,林诗雨,陆丽明,庄礼兴,王澍欣
Abstract:
【目的】 分析近20年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上发表的火针 疗法研究文献,探讨其研究现状及热点,总结分析火针优势疾病谱及技术转化。【方法】 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关键 词、作者和机构,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总结出疾病谱。【结果】 共纳入4 226篇文献,2000年至2023年火针疗法研究发文量 总体呈上升趋势,4个时期各具时代特点。“毫火针”“火针点刺”作为针具和针刺手法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带状疱疹” “白癜风”“痤疮”等高频疾病关键词的涌现表明火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倍受关注。火针疗法疾病谱拓宽,共涉及 356种病 症,分布在20个疾病系统中。【结论】 皮肤病和痹证成为火针的优势病种,“寻常痤疮”“白癜风”“脑卒中”“慢性湿疹”“毫 火针”和“岭南火针”等研究热词的兴起,标志着火针疗法正朝着研究规范化、理论多元化及疾病多样化方向发展。
Abstract:
通过分析相关医学文献,综述扬刺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扬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且较单纯使用常规针刺、中药及其他针法等治疗,联合扬刺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扬刺法的激发经气、振奋阳气等作 用正符合膝骨关节炎的病机特点。扬刺法通过增强针刺刺激、扩大治疗面积、松解肌肉筋膜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影响。
Abstract:
【目的】 观察电针阳陵泉和曲池穴对大鼠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组、电针组和电针+CA1[Janus激酶 2(JAK2)激动剂]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联合内囊注 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法制备脑卒中肢体痉挛模型。干预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什沃斯肌肉痉 挛评定量表(Ashworth)评分和电生理测定;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γ-氨基丁酸(GABA)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谷氨酸(Glu)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 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脑组织中 JAK2、磷酸化 JAK2(p-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3(STAT3)、磷酸化 STAT3 (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hworth评分,脑组织中IL-6、TNF-α、Glu含量及p-JAK2/JAK2、 p-STAT3/STAT3 比值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 0.05),肌张力信号值、脑组织中 GABA 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 0.05);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hworth评分,脑组织中IL-6、TNF-α、Glu含量及p-JAK2/JAK2、p-STAT3/STAT3 比值均显著降低(P < 0.05),肌张力信号值、脑组织中 GABA 含量显著升高(P < 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CA1 组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Ashworth评分,脑组织中IL-6、TNF-α、Glu含量及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显著升高(P < 0.05), 肌张力信号值、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 经元兴奋/抑制平衡,从而缓解脑卒中大鼠肢体痉挛。
Abstract:
【目的】 联合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滋肾育胎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 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中医药信息数据库(TCM-ID)查 询并筛选滋肾育胎丸中中药的活性成分;使用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小分子药物靶点预测在线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作用的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比较遗传毒理学数据库(CTD)获取POI相关靶点; 借助R语言进行差异表达分析(DEGs)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GEO数据库中POI的转录组数据,得到POI的特 征表达基因,与POI相关靶点映射后得到最终POI疾病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初步获得药物作用于疾病的靶点; 借助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 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筛选药物核心成分及核心靶 点;最后利用 MOE2019分子对接,检验核心成分与靶点的效应关系。【结果】 滋肾育胎丸中共筛选出 111个有效成分,核心 成分3个,36个作用于POI的靶点,其中核心靶点3个。GO生物功能分析包含92条富集结果,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正向调 节钙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成等。KEGG富集得到15条通路,主要包括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 色氨酸代谢、钙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花生四烯酸、 异鼠李素、槲皮素与CYP19A1、ESR2、PI3K均可较好结合。【结论】 滋肾育胎丸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异鼠李素、槲皮素等 核心成分作用于CYP19A1、ESR2、PI3K等靶点,通过钙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素的代谢作 用、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通过抑制炎症,调节氧化应激,调节类固醇激素生成与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对POI的治疗作用。
Abstract: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尿毒症心肌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 素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构建尿毒症心肌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 应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大鼠肾功能,计算心脏质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自噬小体和自噬 溶酶体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心脏质量指数、CK-MB、hs-cTnI升高(P < 0.05),心脏病理损 伤明显,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减少,心肌组织 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降低(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低、高 剂量组大鼠 SCr、BUN,心脏质量指数,CK-MB、hs-cTnI 下降,心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增多, 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升高(P < 0.05)。【结论】 大蒜素可以减轻尿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PINK1/Parkin介 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Abstract:
【目的】 探讨黄连素抗哮喘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素组、孟鲁司特组,每组8只。 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法构建过敏性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7 d。显微镜下对收集的支气 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检测血清卵清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辅助性T细胞 (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0和IL-13)含量,实时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 IFN-γ、IL-2及 IL-4、IL-5、IL-10和 IL-13 mRNA 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 (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 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胞和总细胞数目升高,血清 sIgE和总 IgE水平升高,Th2相关细胞因子 IL-4、IL-5、IL-10、IL-13在 BALF中的含量及在肺 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h1 相关细胞因子 IFN-γ 和 IL-2 在 BALF 中的含量及在肺组织中的 mRNA 表达水平显 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 P < 0.01),肺组织 HE 病理染色结果可见支气管和肺泡细胞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 浸润,平滑肌层和气道壁增厚。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组及孟鲁司特组上述各指标均得到改善(P < 0.05或 P < 0.01),肺组 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气道壁和平滑肌层变薄,且2个治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黄连素抗哮喘作 用机制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有关。
Abstract:
【目的】 观察外用十敛散联合内服舒脉胶囊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足溃疡造模成功的 雄性大鼠 8只设为对照组。将 DFU造模成功的雄性大鼠 24只随机分为 DFU组、舒脉组、十敛散合舒脉组,每组 8只。对应 干预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水平,创面组织松弛素(Relaxin)、爱帕琳肽(Apel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VEGF蛋白 表达水平,PI3K、AKT、Relaxin和Apel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FU组创面愈合率,血清、创面VEGF水 平,创面Relaxin水平,创面AKT蛋白、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血清IL-6、IL-1β水平,创面Apelin水平,PI3K 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 < 0.05),镜下可见创面肉芽组织及新生的毛细血管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与DFU 组比较,舒脉组和十敛散合舒脉组创面愈合率,血清、创面 VEGF水平,创面 Relaxin、Apelin水平,创面 PI3K和 AKT的蛋 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 < 0.05),血清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镜下可见创面肉芽组织及新生 的毛细血管增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舒脉组比较,十敛散合舒脉组创面愈合率,创面VEGF水平,创面Relaxin、Apelin 水平,创面 PI3K和 AKT的蛋白及 mRNA 水平均显著升高 (P < 0.05),血清 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镜下 可见创面肉芽组织及新生的毛细血管增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 外用十敛散联合内服舒脉胶囊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 大鼠创面愈合,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Relaxin/Apelin信号通路有关。
Abstract:
【目的】 分析木香横切面油室数量、韧皮部占比与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相关性,及粉末特征中菊糖数、 导管数与多糖含量的相关性,探索木香“辨状论质”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切面永久制片法、水合氯醛装片法、计数 分析法对木香油室、菊糖和导管的显微特征常数值进行测定,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法对木香烃内酯和去氢 木香内酯含量、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将两组数据用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木香横切面单位面积油室数、韧皮部 单位面积油室数与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木香粉末中菊糖数与木香多糖含量存在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导管数与多糖含量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木香显微特征常数测定的中药材质量评价 新方法及新技术,可为木香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Abstract: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析刘茂才教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用药特点。【方法】 筛选2010年至2020年期间刘 茂才教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药处方,统计其性味归经频次,应用FangNet平台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药物权重等级分 析、药物-药物共现性与互斥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52首处方,涉及94味中药。所用药物的药性以性寒、味苦 为主,归经以入肝经的药物为主。药物权重等级分析得到肿节风、虎杖、石菖蒲、钩藤、黄芩、毛冬青、天竺黄、牡丹皮、 赤芍、羚羊角、鱼腥草、桃仁、红花、益母草、远志、甘草、牛膝、天麻、郁金、竹茹共20味主药。药物-药物共现性分析 得到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黄芩-虎杖等9组药物-药物共现性组合。药物聚类分析共得到4个药物组合。【结论】 刘茂才 教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常用寒凉及入肝经的药物,处方常以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的药物相互配伍;根 据该期“腑实为常候”的病症特点,提倡在急性期注重通腑药物的使用。
Abstract:
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术后应激症状,目前西医治疗缺乏主动干预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方法。蔡炳勤教授通过对患者 腹部外科术后应激症状如汗出异常、睡眠障碍、情志改变、胃肠功能障碍等的病因病机分析,提出围手术期“术后应激证” 这一概念。蔡炳勤教授认为,手术刺激作为引起术后应激的重要病因,可致机体应激过度,引起一系列影响患者康复的症 状。肝在术后应激状态中,通过对气机、血液和情志的调节,起着防卫与适应作用,患者表现的汗出异常、睡眠障碍、情 志改变等与肝主情志、藏魂、主疏泄有关,而纳差、腹胀、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表现则属肝脾不调。治疗上,蔡教授提出 从肝论治的原则,采用疏肝解郁、温运气机之法,常选四逆散为基本方,使肝气升发条达,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调和,血 脉通畅;佐以健脾化湿、益气固表之法调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恢复气血阴阳平衡。“术后应激证”的提出,可为中医药在 围手术期的运用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是对现有快速康复外科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
Abstract: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 段,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已被证明是可行的,而我国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仍处于初步阶 段,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已成为趋势。李荣教授结合其20余年治疗心衰患者及指导其进行心脏康复的经验,着眼于改善预 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促进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中医特色疗法,即吐纳调息法、形体导引法、药膳调养法、精 神调摄法、中医外治法、五音疗疾法及自然环境疗法。中医学、传统气功导引与现代心脏康复技术的融合,将为心衰患者 的心脏康复提供更为简便廉验的新思路,从而促进中国特色心脏康复医学的创新与发展。
Abstract: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癌前病变,其病机复杂多变,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该文从胃络-玄府角度入手,分析了慢 性萎缩性胃炎玄府郁闭、胃络瘀阻的病机,探讨风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开通玄府、畅达胃络之功效。认为借助风药辛 温走窜通达之性,可解表、理气、升阳、通络、散结而开通玄府,畅达胃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运用风药可开玄,玄 府通则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可恢复;风药可引经报使,佐助其他药物共同取效;风药尚可燥湿,结合其开玄之效更助运化湿 邪之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酌情配伍风药可提升中医药治疗效果,为其临床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Abstract: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AS与阴疽在病因、病位、病情严重程度、病机、治法和病程演 变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文基于阴疽理论,并结合 AS涉及的主要脏腑特性和错综复杂的发病机制,提出温消、温托、 温补合用以治疗AS,创立了由三七、血竭、红曲组成的角药经验方赤麒麟散,方中三七以温补、温托为主,兼顾温消;血 竭以消、托、补并重;红曲以温补、温消为主,兼顾温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赤麒麟散治疗阳虚痰瘀互结证AS患者,取得 了较显著的疗效,可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AS提供借鉴。
Abstract: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中的翻译后修饰领域已被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有可能成为未来肿瘤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优势在结直肠癌的防治研究中展现了较好的前景。该文概述了表观遗传学的翻译后修饰种 类及这些类型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中药单体、中药复方通过影响翻译后修饰抗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结直 肠癌发生发展研究中,涉及到的翻译后修饰类型有泛素化、类泛素化、乙酰化、巴豆酰化、甘氨酸化等。中药如黄连、吴 茱萸、黄芩、姜黄等的活性成分或中药复方如抑瘤饮、藤龙补中汤,通过参与翻译后修饰而显现了一定的防治结直肠癌的 作用。从翻译后修饰角度深入探讨中药防治结直肠癌的疗效机制以及研制新的中药制剂,有望成为未来抗结直肠癌的机制 和药物应用研究的新方向。
Abstract: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期的研究表明,载脂蛋白E4(APOE4)为阿尔茨 海默病遗传因素的高风险因子,以APOE4分子为主要表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该文综述 了APOE4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即可致大脑血脑屏障受损、与大脑糖脂代谢异常相关、破坏小胶质细胞的清 除能力,并基于该发病机制探讨了中医药早期干预思路。该文提出,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及中医未病先 防的理念,针对APOE4为表征的代谢紊乱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药早期干预可通过改善痰湿体质、关注胰岛素抵抗相 关指标、辨证分型基础上的中医药疗法或同时采取与运动、饮食、药物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方式等,以降低或延迟APOE4表 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发病。
Abstract: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 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 (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国外数据库如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等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0月间收载的关于中药注射液联合ACEI/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使用 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ROB 2.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4.3.2和Stata 18.0进行传统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72项研究,涉及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红注射 液、血栓通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肾康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 13 种中药注射液。主要结局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 尿蛋白定量(24hUT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 (UACR)。传统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联合 ACEI/ARB 在降低 UAER [MD=-26.14,95%CI(-29.39,-22.89)]、 24hUTP [(MD=-0.22, 95%CI(-0.27, -0.18)]、 SCr [MD=-0.34, 95%CI(-0.50, -0.19)]、 UACR [MD=-9.40, 95%CI (-15.64,-3.16)]方面优于单独使用ACEI/AR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UAER方 面,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ACEI/ARB的疗效最佳;在减少24hUTP方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ACEI/ARB的疗效最佳;在降 低SCr方面,肾康注射液联合ACEI/ARB的疗效最佳;在改善UACR方面,丹红注射液联合ACEI/ARB的疗效最佳。【结论】 中 药注射液联合 ACEI/ARB 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在降低 UAER、24hUTP、SCr、UACR 方面,其效果与安全性较单用 ACEI/ARB更佳。但鉴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及数量等因素的限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