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8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广东省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探讨
    刘迅,潘思敏,王宏蔚,吴智兵
    2021, 38(3):437-441.
    [摘要](27) [HTML](0) [PDF 1.38 M](355)
    摘要:
    【目的】 探讨广东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ACI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加客观的辨证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8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总数(NEU)、淋巴细胞总数(LYM)、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水平,探讨ACI患者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在收集的来自广东省的385例ACI患者中,风痰阻络证 188 例(占 48.8%),气虚血瘀证 77 例(占 20.0%),风火上攻证 62 例(占 16.1%),阴虚风动证 33 例(占8.6%),痰热腑实证25例(占6.5%)。(2)各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从NEU来看,痰热腑实证及风火上攻证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及阴虚风动证(P < 0.01);从NLR来看,痰热腑实证及风火上攻证明显高于风痰阻络证(P < 0.01),且痰热腑实证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P < 0.01);而从 RDW、LYM、MPV 指标来看,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广东省ACI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为主,气虚血瘀证次之;广东省ACI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NEU、NLR的升高可能为痰热证和风火证的参考依据。
    2  脓毒症并发PICS的早期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刘云涛,,李俊,,王大伟,许健
    2021, 38(3):441-448.
    [摘要](18) [HTML](0) [PDF 1.44 M](314)
    摘要:
    【目的】 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早期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脓毒症并发 PICS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3 年 1 月至 2019 年 9 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且住院天数>14 d的21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脓毒症并发PICS组(108例)与非并发PICS组(108例)的一般情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转归等的差异,分析脓毒症并发PICS的早期中医证候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脓毒症并发PICS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与非PICS组比较,脓毒症并发PICS组患者早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比例、APACHE Ⅱ 评分、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更高,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更低,以及表现为更低的前体蛋白(PP)水平,更高的肌酐(Cr)水平和更低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PICS组90 d病死率为79.6%(86/108),非PICS组为51.9%(56/108),PICS组90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P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与非PICS组比较,脓毒症并发PICS组的总住院天数和ICU住院天数均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3)PICS 组早期虚实夹杂证占 66.7%(72/108),实证占 29.6%(32/108),虚证占 3.7%(4/108);非 PICS 组早期虚实夹杂证占 50.0%(54/108),实证占 43.5%(47/108),虚证占 6.5%(7/108)。组间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PACHE Ⅱ评分、hs-CRP、PP是脓毒症并发PICS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或P<0.01)。进一步绘制ROC曲线,APACHE Ⅱ评分>26.5分、hs-CRP>85.45 mg/L、PP<101.5 mg/L,对于早期预警脓毒症并发PICS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 APACHE Ⅱ评分、hs-CRP和前体蛋白水平可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早期预警因素;脓毒症并发PICS预后差,扶正补虚或可作为当前的治疗策略之一。
    3  脑灵汤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伟铭,李静,霍莲莲,杨静,李玲
    2021, 38(3):449-454.
    [摘要](50) [HTML](0) [PDF 1.38 M](330)
    摘要:
    【目的】 观察脑灵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4例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灵汤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早餐后 2 h 血糖(2hPBG)、体质量指数(BMI)及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波动幅度最大值(LAGE)、餐后血糖波动值(PP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70.27%(26/3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 组患者 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 MMSE 评分的提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MoCA中的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评分及总分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 组患者 BMI、HbAlc、FBG、2hPBG、LAGE、早餐 PPGE、MAGE、MO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HbAlc、LAGE、早餐PPGE、MAGE、MODD水平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且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脑灵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疗效确切,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又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波动指标。
    4  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陈会君,张羽嘉,客蕊
    2021, 38(3):455-459.
    [摘要](27) [HTML](0) [PDF 1.38 M](346)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血瘀阻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疗程为4 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1)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3.3%(25/30),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5  银杏酮酯滴丸对脑动脉硬化眩晕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疗效观察
    王继娟,王维华
    2021, 38(3):459-463.
    [摘要](51) [HTML](0) [PDF 1.36 M](341)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银杏酮酯滴丸对脑动脉硬化眩晕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酮酯滴丸安慰剂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晕目眩、头痛、舌质紫暗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眩晕控制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1/33)和69.7%(23/33),治疗组的眩晕控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2 周后,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对Hcy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眩晕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Hcy水平,这可能是其有效控制脑动脉硬化眩晕的机制之一。
    6  温肺通窍方对儿童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黏膜免疫影响的临床研究
    陈慧,郭素香,李晓丹
    2021, 38(3):464-468.
    [摘要](33) [HTML](0) [PDF 1.36 M](356)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温肺通窍方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探索温肺通窍方对此类患儿局部慢性炎症及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试验组给予温肺通窍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呼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和鼻腔盥洗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试验组有2例脱落,对照组有4例脱落。实际完成试验有78例,其中试验组40例,对照组38例。(2)治疗7 d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6.3%(29/38),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FeNO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试验组对 FeNO 浓度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儿sIgA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试验组对sIgA浓度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肺通窍方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鼻部慢性炎症,提高患儿鼻部黏膜的免疫功能。
    7  小儿湿咳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临床研究
    陈一柳,汪淑琴,张成旭,吕佳佳,赵晓阳,包春秀,姜永红
    2021, 38(3):468-474.
    [摘要](36) [HTML](0) [PDF 1.43 M](290)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儿湿咳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1 ~ 14岁慢性湿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敷贴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小儿湿咳方内服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小儿湿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 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 2 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56/60),对照组为78.3%(47/6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儿的咳嗽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01),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的咳嗽症状评分和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3)治疗2周后,观察组在改善流涕、喉中有痰、食欲等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小儿湿咳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8  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李红
    2021, 38(3):475-479.
    [摘要](18) [HTML](0) [PDF 1.37 M](39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60眼)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水平及视力分布的变化情况,评价 2 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疗效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分布情况及平均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FFA疗效和OCT疗效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90.0%(27/30)、83.3%(25/30)和83.3%(25/30),对照组分别为50.0%(15/30)、60.0%(18/30)、53.3%(16/30)和50.0%(1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FFA疗效和OCT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促进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的吸收。
    9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临床价值分析
    梁咏欣,赵先明
    2021, 38(3):480-483.
    [摘要](27) [HTML](0) [PDF 1.36 M](374)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术后是否使用中药将78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阑尾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仅使用西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西药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方口服治疗,疗程为 7 d。观察 2 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的变化情况。【结果】(1)手术情况:78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9 ± 30.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09 ± 6.72)mL,术中引流管留置率为61.7%。(2)术后情况:2组患者的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情况:2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肠梗阻、肠黏连、腹腔残余脓肿、粪瘘等并发症发生。(4)炎症指标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和NEU水平均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WBC水平降低,NEU水平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NEU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疗效确切,与术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10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中药复方灌肠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疗效观察
    汤雅薇,冯群虎
    2021, 38(3):484-489.
    [摘要](23) [HTML](0) [PDF 1.39 M](321)
    摘要:
    【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比传统机械性肠道准备(MBP)方法,研究“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灌肠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拟行择期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试验组在术前2 d开始口服“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小承气汤加减),对照组术前1 d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观察2种不同灌肠法患者的肠道准备依从性积分及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排便次数和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试验组患者每日给予上述中药复方15 mL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5 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情况、肠道清洁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临床指标:试验组患者的肛门坠胀评分、肠道准备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前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肠道清洁情况:试验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0.0%(27/30)和100.0%(30/30),对照组分别为86.7%(26/30)和100.0%(3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首次排气天数:试验组为(3.87±1.37)d,对照组为(3.60±1.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情况:试验组患者的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1/30)、13.3%(4/30)和6.7%(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43.3%(13/30)和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RAS理念指导下对混合痔围术期患者进行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能有效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最终达到了加速康复的目的。
    11  祛白汤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陈体高,叶小霞,相勇,曾衍胜,闫毅,钟瑞平,蔡莉,陈婷,陈罗娣,戴小霞
    2021, 38(3):490-495.
    [摘要](89) [HTML](0) [PDF 1.38 M](326)
    摘要:
    【目的】 观察祛白汤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肝肾不足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每周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白汤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色素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67.5%(27/4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白斑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在缩小白斑面积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色素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色素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DLQI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有3例患者、观察组有2例患者光照后自觉有瘙痒及烧灼感,但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且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未发现异常。【结论】 祛白汤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
    12  不同针灸预处理对反复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失败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苏文武,高修安,潘佳蕾,霍志豪
    2021, 38(3):496-500.
    [摘要](22) [HTML](0) [PDF 1.38 M](331)
    摘要:
    【目的】 观察反复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IVF-ET)失败者接受3种不同针灸预处理后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变化情况,寻找调整ER最佳的针灸预处理方法。【方法】 将90例反复IVF-ET失败后低ER、未行胚胎移植(ET)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在月经干净后卵泡期开始行普通针刺治疗,至排卵期停止,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电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行电针治疗;温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行温针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下血流类型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1)治疗前,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患者血促黄体生成素(LH)峰日内膜a型率和子宫内膜下血流A型率比较[均分别为0.0%(0/30)、0.0%(0/30)和0.0%(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患者内膜 a 型率和 A 型率[均分别为 33.3%(10/30)、66.7%(20/30)和93.3%(28/3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温针组内膜a型率和子宫内膜下血流A型率较针刺组和电针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温针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为23.3%(7/30),高于针刺组的13.3%(4/30)和电针组的16.7%(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温针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46.7%(14/30),高于针刺组的26.7%(8/30)和电针组的33.3%(1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3种针灸预处理方法中,温针灸更能有效地改善反复IVF-ET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帮助其获得再次移植成功。
    13  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黄玫慧,吴波,梁育仪,张正
    2021, 38(3):500-506.
    [摘要](22) [HTML](0) [PDF 1.40 M](346)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每周连续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及表面肌电图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面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包括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颧小肌、颧大肌)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痊愈时间为(20.98 ± 3.76)d,对照组为(24.36 ± 4.37)d。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14  头部针刀治疗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张永红,吴婷,黄飞燕,卿培武
    2021, 38(3):507-512.
    [摘要](19) [HTML](0) [PDF 1.39 M](335)
    摘要:
    【目的】 观察头部针刀治疗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针刺配合综合康复训练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部针刀治疗。2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UGT)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FMA-L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FMA-L量表评分明显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衡能力BBS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平衡能力BBS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移动能力TUGT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移动能力TUGT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部针刀治疗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5  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黄聪敏,陈奕兆,唐润东,柴铁劬
    2021, 38(3):512-518.
    [摘要](27) [HTML](0) [PDF 1.40 M](315)
    摘要:
    【目的】 观察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胃虚弱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式提插补法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周日休息1 d,总疗程4周,共治疗12次。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个中医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精神疲乏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IBS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IBS严重程度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脱落等情况。【结论】 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16  电针肺经原络穴治疗大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龙莹,张子敬,黄展明,陈佳芸,谢晓华
    2021, 38(3):518-523.
    [摘要](28) [HTML](0) [PDF 1.37 M](325)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肺经原络穴治疗大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肺经原穴太渊、络穴列缺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的发生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发生腹胀腹痛1例、恶心呕吐2例,无肺部感染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腹胀腹痛8例、恶心呕吐4例,肺部感染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60%(14/30)。治疗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肺经原络穴治疗大肠癌术后肠梗阻操作安全、简便,能明显地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17  穴位贴敷鼻敏通能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汤小荣,李知行,旷徐,及维明,李艺彤,王琳,许能贵,李宛谘,杨忠华
    2021, 38(3):524-530.
    [摘要](22) [HTML](0) [PDF 1.40 M](388)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鼻敏通能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鼻敏通能量贴治疗,选取迎香穴、神阙穴,每天1次,每次持续贴敷8 h,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每天1次,每次1片,每周治疗5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鼻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伴随症状VAS评分、鼻症状总积分表(TNSS)、鼻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总数变化,并评价2组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1、2、3、4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的鼻症状VAS评分、鼻伴随症状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3月后随访,观察组鼻症状VAS评分、鼻伴随症状VAS评分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2、3、4周后,2组间鼻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TNSS评分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间T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TNNS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NSS评分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TNNSS评分改善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RQLQ 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RQLQ评分稍有改善,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总IgE及EOS水平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IgE及EOS水平稍有改善,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所有患者完成了全部疗程,2组患者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鼻敏通能量贴可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18  雷火灸对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李小华,王玉汶,许志恒,陈镇瑶,陈琦,陈育忠
    2021, 38(3):531-538.
    [摘要](27) [HTML](0) [PDF 1.41 M](374)
    摘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对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HIPE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胃癌术后常规治疗及HIPE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HIPEC治疗后2 h给予穴位(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雷火灸干预,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肠反应分度评估的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首次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3、7天,观察2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记录2组患者住院的总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1)2 组患者恶心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00%(27/30),对照组为 76.67%(23/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呕吐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腹胀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对照组为63.33%(19/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腹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为66.67%(20/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首次肠鸣音、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治疗后,于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的WBC、N与IL-6水平均较同组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患者的IL-6水平均较同组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患者的WBC与IL-6水平均较同组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于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的WBC、N、CRP与IL-6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7.20 ± 6.50)d,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4.50 ± 3.50)d,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可以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症状,缩短首次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轻胃癌术后HIPEC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19  振腹调气法治疗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幸林,孙晨,黄子津,林嘉俊,江焕钊,贾超
    2021, 38(3):538-543.
    [摘要](33) [HTML](0) [PDF 1.41 M](288)
    摘要:
    【目的】 观察振腹调气法推拿治疗肠道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肠道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振腹调气法推拿辅以推揉腰背四肢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自评量表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大便性状改善率。【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自评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的大便性状改善率为83.3%(25/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腹调气法推拿治疗肠道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有效、简便、舒适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20  正脊调曲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庞丽婵,张盛强
    2021, 38(3):544-547.
    [摘要](23) [HTML](0) [PDF 1.37 M](273)
    摘要:
    【目的】 观察正脊调曲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推拿基础上施予正脊调曲疗法治疗,其中正脊调曲法包括正脊骨法(采用牵颈折顶法)和牵引调曲法(采用颈椎布兜牵引法),每周3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2.0%(46/50),对照组为 74.0%(37/5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正脊调曲法治疗颈肩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操作简单、奏效快、效果佳的优点。
    21  miR-21、miR-182、miR-38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益气除痰法的干预作用
    孙玲玲,乔靖,伍家鸣,林丽珠
    2021, 38(3):548-555.
    [摘要](32) [HTML](0) [PDF 3.62 M](331)
    摘要:
    【目的】 分析miR-21、miR-182、miR-382基因对肺癌进展的影响及益气除痰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生存分析在线软件 Kaplan-Meier plotter 分析 miR-21、miR-182、miR-382 对肺癌预后的影响,应用功能富集分析工具 FunRich 数据库对miR-21、miR-182、miR-382进行功能富集、通路富集分析,GeneMANIA数据库分析靶基因蛋白的互作网络。选取单纯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中医组”)和中药联合维持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结合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益气除痰法对患者外周血中miR-21、miR-182、miR-382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21、miR-382的表达量与肺腺癌的生存期呈负相关,与肺鳞癌的生存期关系不明显。miR-182的表达量与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与肺鳞癌的生存期呈正相关。miR-21、miR-182、miR-382靶基因的功能主要为信号传导、细胞之间的通讯,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整合素家族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通路等。miR-21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靶基因包括: RECK、TNFRSF11B、TGFBI、PDCD4、SPRY2、FOXF2。中医组miR-21的增加水平较结合组低。【结论】 miR-21可能影响肿瘤转移及肺腺癌的生存,益气除痰法可能通过调控miR-21的表达有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2  黄芩抑制脂多糖/三磷酸腺苷诱导的内皮细胞NIMA相关蛋白激酶7(NEK7)表达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激活
    王新东,,孙雪梅,祁晓霞
    2021, 38(3):556-561.
    [摘要](44) [HTML](0) [PDF 1.94 M](306)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芩和黄芩苷对脂多糖(LPS)/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IMA相关蛋白激酶7(NEK7)和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小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黄芩苷组和黄芩血清组,按分组相应药物预处理细胞24 h,然后用1 μg/mL LPS 刺激细胞24 h,再用5.5 mmol/L ATP刺激细胞4 h后检测各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均相竞争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总硝酸盐(NOx)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NEK7、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裂解型胱天蛋白酶1(cleaved-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血清组、黄芩苷组、阿托伐他汀组LPS/ATP诱导的细胞活力升高,ET-1水平降低、NOx水平升高,NEK7、NLRP3、ASC、cleaved-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或P < 0.01),且黄芩血清组、黄芩苷组的作用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组。【结论】 黄芩和黄芩苷可以抑制LPS/ATP诱导HUVECs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引起的细胞焦亡而保护内皮,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EK7表达有关。
    23  基于“动则生阳”理论探讨有氧运动对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作用和机制
    许禄华,,周旭,,蒋峰,宋银枝,曾志聪,张小朵,魏山寅,林丰夏
    2021, 38(3):561-569.
    [摘要](42) [HTML](0) [PDF 6.77 M](312)
    摘要:
    【目的】 基于“动则生阳”中医理论,探究有氧运动(AE)对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AAC)建立CHF大鼠模型,AAC结合冷刺激(CS)法建立阳虚证CHF大鼠模型。将健康SD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安静组(Calm组)和运动组(AE组),其中Calm组包括心力衰竭安静组(AAC+Calm组)和阳虚心力衰竭安静组(AAC+CS+Calm 组),AE组包括心力衰竭运动组(AAC+AE 组)和阳虚心力衰竭运动组(AAC+CS+AE 组),分别对应处理。运动/安静干预8周后,使用中医阳虚证候积分表评估阳虚程度,应用超声、称质量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等方法评估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Beclin-1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alm组大鼠阳虚证候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厚度(LVESd)、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HW/BW)、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值(LVW/BW),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B-Ⅱ/LC3B-Ⅰ比值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和p62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心室重构,可见心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心肌肥大,细胞核肿胀;而与 AAC+Calm组比较,AAC+CS+Calm组大鼠的上述变化程度更明显(均P<0.01)。与Calm组比较,AE组能明显拮抗上述变化(均P<0.01)。【结论】 CHF大鼠的阳虚程度与其心室重构程度、心功能恶化程度密切相关,有氧运动能有效纠正CHF大鼠的阳虚状态,并拮抗CHF导致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恶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细胞自噬相关。
    24  培补二天膏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形态及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张晖,戴斌,吴瑛滢,陈竞纬
    2021, 38(3):570-575.
    [摘要](36) [HTML](0) [PDF 4.27 M](349)
    摘要:
    【目的】 观察培补二天膏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膏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将10只Wistar京都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膏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培补二天膏混悬液(对应剂量分别为0.58、1.15、3.46 g·kg-1·d-1)灌胃;西药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混悬液(剂量为10.13 mg·kg-1·d-1)灌胃;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共4周,期间每周监测收缩压(SBP)。给药结束后,测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ngⅡ)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胸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实验过程中,模型组SBP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膏方各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干预1 ~ 4周后均能降低SBP;与模型组比较,膏方中剂量组治疗 4 周降压明显(P<0.01),膏方高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 1 周即出现明显的降压效果(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AngⅡ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膏方高剂量组NO含量明显升高,AngⅡ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西药对照组AngⅡ含量降低明显(P<0.05)。(3)胸主动脉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SHR 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明显改变;膏方各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均可改善 SHR 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论】 培补二天膏可有效降压及保护血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液中AngⅡ和NO的水平来实现。
    25  黄芪三七药对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徐思思,王本国,刘星辰,,王绮婧,刘奕娴
    2021, 38(3):576-582.
    [摘要](26) [HTML](0) [PDF 16.76 M](332)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三七药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级联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行游离血管操作,不做插线处理,其他各组采用改良Longa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标记(TUNEL)染色法测定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核转录因子 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脑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损伤,神经元坏死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脑组织NF-κB p65、TNF-α、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脑组织损伤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神经元坏死率、神经元凋亡率均减小,脑组织NF-κB p65、TNF-α、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黄芪三七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三七药对可有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有关,且疗效优于黄芪、三七单药。
    26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穿心莲抗癌的作用机制
    钟悦,綦向军,林曼迪,林昭伶,顾笑颜,黄梅
    2021, 38(3):583-589.
    [摘要](84) [HTML](0) [PDF 2.82 M](422)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穿心莲抗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穿心莲的潜在活性化学物质,借助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平台筛选治疗癌症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学物质-疾病-作用靶点”网络图,借助 String 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最后应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 通过筛选得到穿心莲的潜在活性成分24个,涉及71个疾病作用靶点,其中与癌症相关作用靶点31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汉黄芩素、mono-O-methylwightin、quercetin tetramethyl(3’,4’,5,7)ether、千层纸素A等。主要通过调控AR、ERS1、IL-6等靶点基因及p53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抗癌病种为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结论】 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出穿心莲治疗癌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27  不同产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研究
    肖晶晶,王利国,崔业旋,陈煜扬,廖志鹏,李键沣
    2021, 38(3):590-595.
    [摘要](21) [HTML](0) [PDF 3.31 M](329)
    摘要:
    【目的】 观察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的种类,比较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组成的差异。【方法】 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茎叶内生真菌,分析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分离频率。对所获菌株,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归类后,提取菌株的DNA并测序,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 广东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26.67%,叶54.44%;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15.56%,叶43.33%,与广东阳春砂比较,卡方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 < 0.05)。广东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刺盘孢菌,其次还分离到链格孢菌、曲霉菌、葡萄孢菌、棒孢菌、镰刀菌、大茎点霉菌、木霉菌;云南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链格孢菌,其次还有木霉菌、镰刀菌、裂盾菌、小丛壳菌和刺盘孢菌。其中,刺盘孢菌、镰刀菌、链格孢菌和木霉菌是广东和云南阳春砂的共有内生真菌。【结论】 广东阳春砂和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明显,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
    28  崔学教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经验
    彭志军,谢建兴,王志刚,指导:崔学教
    2021, 38(3):596-599.
    [摘要](37) [HTML](0) [PDF 1.37 M](338)
    摘要:
    精索静脉曲张为泌尿男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阴囊坠痛,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崔学教教授认为,精索静脉曲张的形成主要缘于先天不足及后天耗损,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与肝、脾、肾及心、肺相关。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以补中益气汤合槐榆煎化裁而成的“芪槐强精汤”为基础方 (主要由黄芪、升麻、柴胡、槐花、丹参、菟丝子、桑椹、巴戟天、熟地黄、陈皮等组成) 辨证加减治疗,治疗过程中重视“通瘀血”与“通滞气”。
    29  郭程湘采用双凤锤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经验
    肖春生,何倩伟
    2021, 38(3):599-602.
    [摘要](28) [HTML](0) [PDF 1.38 M](304)
    摘要:
    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郭程湘医生运用双凤锤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验。郭程湘医生将峨眉武术中的双凤锤手法引入至其畅气通络疗法推拿治疗中,用以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时,患者采用俯卧位,治疗部位集中在背部、腰部的督脉、膀胱经循行部位,即从督脉的大椎穴到腰俞穴、膀胱经的大杼穴到下髎穴这一循行路线。治疗时先采用抚法、掌背㨰揉、肘㨰法让患者充分放松,然后依据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对腰阳关、命门、环跳、委中、承筋、承山等穴采用点穴治疗,再以双凤锤手法按压脊柱两侧的关节突关节,最后以腰部擦法、拍法结束治疗。与传统的腰椎斜扳法相比,该手法有一定特色且疗效确切,为临床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尤其是因腰椎的滑膜嵌顿引起的急性腰扭伤提供了参考。
    30  邓高丕辨治早期输卵管妊娠经验
    邱嫔,李安,吴晓贞,袁烁,郜洁,指导:邓高丕
    2021, 38(3):603-606.
    [摘要](25) [HTML](0) [PDF 1.33 M](324)
    摘要:
    总结邓高丕教授辨治早期输卵管妊娠的经验。邓高丕教授认为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根本病机为“血瘀”;辨证要点重在分辨输卵管妊娠胎元已殒或未殒,以及正气之存亡,气血之虚实。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可辨证分型为“胎元阻络型”和“胎瘀阻滞型”,“已破损期”可辨证分型为“气血虚脱型”“正虚血瘀型”和“瘀结成癥型”。早期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胎元阻络型患者,治疗当化瘀消癥杀胚,方药以丹参、赤芍、桃仁、紫草、天花粉、蜈蚣为基础,酌加三七、黄芪、白术、党参等。化瘀消癥杀胚复方沿袭脉络学说,紧扣“血瘀”之病机,凡辨证为早期输卵管妊娠且符合药物治疗指征者,均可辨证应用。
    31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其“筋骨并重”复合因素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思路
    黄帆,吴存书,张水冰,赵思怡,范志勇,吴山
    2021, 38(3):607-612.
    [摘要](26) [HTML](0) [PDF 1.37 M](378)
    摘要:
    通过分析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几种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特点,从“筋骨并重”理论探讨构建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腰椎间盘退变复合因素实验动物模型。目前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主要包括机械损伤模型、应力改变模型、敲除特定基因模型、自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以及其他模型等。上述动物模型虽然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各种不足,较难全面模拟临床实际症状。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疗法对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机制,提出从 “筋骨并重”理论出发,结合腰椎间盘退变风险因素诱导建立有效的腰椎间盘退变复合因素实验动物模型。
    32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应用温阳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官丽兰,周英
    2021, 38(3):613-617.
    [摘要](25) [HTML](0) [PDF 1.35 M](353)
    摘要:
    基于《黄帝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阴结”。“阳化气,阴成形”失衡,阳气亏虚,邪气侵犯人体,并与精微物质相搏结,凝聚不化而生痰瘀,痰瘀为标,壅滞胞宫,阻碍气机而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单用温阳扶正之法不可,仅用化瘀散结之法亦不当,应抓住阳虚阴结之病机,采用温阳、散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随症选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之品除瘀消痰以治其标,用药可采用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消瘰丸加减治疗。
    33  从“少火生气”探析交泰丸的组方思想和临床应用
    唐静,郭明阳,刘德芳,晏姣,刘涛,李莞,刘碧莹,指导:吴辉
    2021, 38(3):617-620.
    [摘要](26) [HTML](0) [PDF 1.34 M](483)
    摘要:
    交泰丸原方以重黄连轻肉桂的特点用于心火亢而肾水不升的心肾不交证,近现代所著方书文献也均从“心肾不交”的理论出发,探讨交泰丸的临床应用。本文基于“少火升气”的理论特点,认为交泰丸以大辛大温的肉桂配伍清热降火的黄连,具有寒热同用、少火生气、升降相应和心肾同调的组方思想。交泰丸一寒一热以达少火生气,一升一降以实现心肾同调,配伍精炼,药味少。临证掌握其组方思想和配伍特点后,无需固守原方药量配比,可以结合患者阳与气之主次轻重,灵活调整肉桂和黄连的剂量,以达更好的临床疗效。
    34  基于既病防变思想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乳腺癌
    黄婉文
    2021, 38(3):620-625.
    [摘要](27) [HTML](0) [PDF 1.37 M](299)
    摘要:
    通过总结中西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分析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探讨“既病防变”思想在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乳腺癌的指导作用。“既病防变”在临床诊治疾病中主要体现于“截断扭转”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两种原则。由乳腺癌早期即有血行转移的特性可知,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成败不仅与外科手术彻底清除局部病灶有关,更依赖于中西医结合的整体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应遵循“祛邪扶正并施,标本兼治”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西医的治疗着重于“截断扭转”,以力挽狂澜之势达“祛邪消瘤治标”之功,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在于“先安未受邪之地”,以中医药防治复发转移,达“扶正祛邪固本”之效。
    35  特发性膜性肾病登记研究的文献分析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运用的思考
    陈雪吟,包崑,,杨丽虹,刘少南,徐鹏,黎创,蔡凤丹,郭新峰,
    2021, 38(3):626-632.
    [摘要](29) [HTML](0) [PDF 1.39 M](324)
    摘要:
    【目的】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式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p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登记研究的国际现状,并对IMN登记研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对纳入文献的关键信息如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开展地区、承担单位、研究设计、研究目的、样本量等进行梳理,并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2篇,意大利文文献1篇。IMN登记研究设计以回顾性队列研究为主,研究内容涵盖IMN患病率、无创性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远期预后和并发症等。【结论】 目前IMN登记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设计的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期望能建立中医药治疗IMN的患者登记平台,以期可规范采集和多角度分析IMN中医临床信息,开展包含证候等中医因素的IMN预后研究,探索中医用药规律和安全性等。
    36  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Meta分析
    洪碧琪,胡伟雄,周锐,庄礼兴,
    2021, 38(3):632-641.
    [摘要](23) [HTML](0) [PDF 2.00 M](419)
    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20日。搜索关于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相关文献。由2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后,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9篇文献,涉及2 916例样本。有效率对比:穴位注射优于肌肉注射(P<0.000 01);穴位注射优于体针针刺(P<0.000 01);穴位注射优于诱导排尿治疗(P<0.000 1);穴位注射与中药灌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穴位注射与腹针针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穴位注射与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5)。穴位注射较对照组可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P<0.000 01)以及有效缩短首次排尿时间(P = 0.000 8)。【结论】 穴位注射能提高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37  耳穴在围手术期运用的研究进展
    钟小敏
    2021, 38(3):641-646.
    [摘要](23) [HTML](0) [PDF 1.35 M](378)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耳穴在围手术期运用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耳穴干预可以促进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缩短麻醉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有效地镇痛和抗焦虑,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并且能够消除麻醉后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加快麻醉苏醒,缩短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出复苏室时间;减轻麻醉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并保护神经和心脏;能够消除麻醉术后尿潴留和尿路刺激。耳穴围手术期干预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同时需要严格设计的研究来提供高质量证据。
    38  自闭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谭洪丸,赵泽明,罕艳菊,邰先桃
    2021, 38(3):647-650.
    [摘要](163) [HTML](0) [PDF 1.33 M](1212)
    摘要:
    综述近10年来中医治疗自闭症的研究概况。自闭症的中药治疗多基于肾亏失养、脾虚痰阻、肝失疏泄、脾肾不合、心脾两虚等开展辨证论治,以口服用药为主;其非药物中医疗法有针刺、推拿、耳穴贴压等。近年来,中医基于“治未病”“整体观”“辨证论治”等原则,采用中药、针刺、推拿、耳穴贴压及相关联合疗法等治疗自闭症,在改善患儿症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中医疗法治疗自闭症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今后有待针对自闭症患儿病理生理特点,改进各中医疗法;尽快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规范化疗法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研究,追踪远期疗效,以提高中医治疗自闭症的有效性的证据级别。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