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稿及撰写要求
为了保证期刊质量,加强对刊物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进入国内权威外的检索系统和数据库,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我刊对来稿特作出如下要求。
(一)总体要求
论文篇幅要求在5000字以上。请认真阅读全文、核实相关数据,力求语言流畅,尽量减少错漏;要求提供单位介绍信,如果是基金项目,请写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并最好能提供能证明该项目的复印件。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字迹清楚、工整,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并应包括 ( 按顺序 ) :题目、 ( 副题 ) 、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主题词 ( 或关键词 ) 、分类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英文部分,并可在稿件首页的地脚处加注必要的说明。
(二)题目
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字。
(三)副题
应在必须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
(四)作者的署名
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论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李 明 1 ,王青全 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 5 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致谢中注明。稿件一俟投出,要变更或增删作者时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我刊不予受理。
(五)作者单位
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 , 包括单位全称、邮政编码、城市名。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
(六)摘要
中、英文摘要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包括目的:为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模型、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等;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等;结论: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问题、启发、建议、预测等。英文摘要的题目、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内容等均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七)关键词
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一般3~8个。
(八)中图分类号
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
(九)收稿日期
由编辑部填写,必要时由编辑部加注稿件的修定日期。
(十)基金项目
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
(十一)首页脚注
依次为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位,职称,联系电话,Email。
(十二)前言
前言主要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国内外现状,明确提出本文目的,要求: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说明本文的主旨;突出重点,不赘述常识、基本原理。 2、言简意赅。简述研究的起源、现状、目的、范围、途径、意义,字数一般为200-250字;内容不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避免与摘要和正文中的讨论内容重复;不要客套话,如“不足之入处请原谅”、“限于时间与水平”、“请批评指正”等;不列图表。 3、审慎评价。慎用“国内首创”、“首次报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达国内先进水平”等。
(十三)正文
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①方法: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或据文献作简述。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②药物、试剂、动物、主要仪器:应说明来源(生产商)及批号或许可证号。③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书写。例如:毫升用“mL”,微升用“μL”,小时用“h”,分钟用“min”。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国际单位用U,不用I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u,不用IU。④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一、丙寅年十月一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3 d为一个疗程等。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如增加1倍,减少四分之一或减少25%。⑤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如:第一级 (章) 第二级 (条) 第三级 (款) 第四级 (项)1、1.1 、1.1.1、1.1.1.1。⑥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 2∶1 。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 10cm × 10cm 。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⑦表格: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方式表示,如t/min即表示以分钟为法定单位的时间。表格用三线表,不用纵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⑧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生物学中的属 ( 含属 ) 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英文缩写在文中首次出现要有中文全称。
(十四)讨论
应讨论本实验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某些实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不要重复在结果一项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实验的目的与结论,应联系实验结果与其他结果。避免推理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因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避免将本应纳入引言(前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
(十五)致谢
语言要实在、诚恳、恰当、简短,一般注在正文末行。
(十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论著一般不超过10篇,综述适当放宽,但应精选。参考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请列全;3人以上作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中文)或“et al”(西文)。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同中文习惯);外文作者的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文献类型标志依据GB/T3469规定,标识如下:专著M;会议录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网上期刊J/OL;网上数据库DB/OL。本刊文献格式规定如下,投稿请以下列格式为准:
[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例:[1] 赵保胜,刘启德.冰片促血脑屏障开放与病理性开放的比较[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5):287-290.
[2] MAHLEY G T,FUJIMURA M,Ma T,et al. Aquaporin 4 deletion in mice reduces brain edema after acute water in toxication and ischemic stroke[J].Nat Med,2000,6(2):159-161.
[书籍] 作者,书名[M].卷.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商),年:起页-迄页.
例:[1]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等. 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7-168.
[电子文献]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载体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1]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b.
(十七)其他注意事项
①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请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时请莫来稿。②禁止一稿多投:为此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人来函向我刊查询。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和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④来稿均经专家审读,并写出审读意见。必须修改的稿件将退回作者修改,修改后作者必须将修改稿连同原稿一并交回编辑部。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请事先声明。
二、稿件处理流程
三、投稿及查稿详细方法
(一)网络投稿基本流程
1.首次登陆需注册:本刊网站首页——“作者登陆”——“注册”——提交——谨记本人登陆密码。
2.投稿:本刊网站首页——“作者登陆”——按提示投稿——投稿成功——注册邮箱有稿件编号等信息回函——查询稿件处理进度——及时按要求处理稿件——经常留意注册邮箱系统提供的稿件处理信息。
3.查稿:本刊网站首页——“稿件采编系统”——“作者登陆”——“稿件查询”——“处理历史”(了解稿件处理进展)——“稿件明细”(可查责任编辑电话、电子邮件)——“给编辑部留言”(可留言给责任编辑)。
注:1.请作者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官网(广州中医药大学主页“https://www.gzucm.edu.cn/”==>机构==>教辅==>《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或直接输入网址“https://xb.zyxy.com.cn/”的方式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官网,请勿通过网站搜索方式进入,以免被虚假网站蒙骗投稿。2.入口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官网右上方的“作者投稿”。稿成功后,点击“稿件查询”--点击“文章标题”,可以查看责任编辑的详细联系方式,有特殊问题可直接联系责任编辑!可以电话、Email或者系统留言给责任编辑!勿发邮件到公共邮箱或者打电话给其他老师查稿。
(二)投稿注意要点
1.网络投稿前准备4份书面材料:《优先数字出版授权书》、《科研论文投稿介绍信》、《著作权转让协议》《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模版从本刊网站首页“资料下载”专区下载)(注意:此4份附件下载模版后需作者签名、单位盖章才有效)。
2.稿件撰写:请参照《本刊稿件撰写模版.doc》(模版从本刊网站首页“资料下载”专区下载)。要求:稿件首页显示第一作者及课题信息,格式如下: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Email:?联系电话:?;
通讯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Email:?;联系电话:?
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3.勿一稿多投:本刊稿件采取“编辑初筛--专家二审--编辑部综合意见形成拟议--编委审阅--主编定稿”的程序,时间约需2.5个月。在此之前,请勿一稿多投。
4.温馨提示:本刊来稿不收审稿费,录用后收取一定版面费。涉及到收取版面费的账号户名只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其它一切要个人账号汇款的要求均为诈骗账户,切莫上当受骗。
四、录用后注意事项
1.请及时按录用通知交纳版面费并上传交款的凭证(可扫描或拍照)。
2.要求作者参与录用稿件的一校样的校对工作,要求如下:
①务必全面认真仔细校对每一个字、词、符号、数据等,补充齐全可能存在的缺项,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②作者署名变更者:投稿系统内登记的第一作者不得变更,如所属单位确需变更则需由原所属单位盖章。
③ 切忌对校样大删大改,遵循可改可不改的以不改为原则。
④务必校对后在校样(清样)上签名确认。
⑤请在收到校样1周内校对后签名确认并上传校对签名稿(可扫描或拍照),如未及时返回者,编辑部将考虑延期发表。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725、726室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54129 E-mail:gzzyxb@gzucm.edu.c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8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