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 分享:

 

发表论文?谨防诈骗!

 

随着我国网络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无处不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的诈骗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提醒各位作者谨防诈骗,并列举部分案例,但近两年来,骗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利用网络、电话、微信、QQ等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作案手段具有高度隐蔽性和欺诈性,给部分作者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

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在此再次向各位作者发出温馨提示,谨防新型诈骗。以下分享常见的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先多通过伪基站嗅探技术、爬虫技术,钓鱼网站或链接,流氓软件、免费公共WiFi以及网站劫持等手段获取作者个人身份信息,然后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共享平台了解作者的学术研究方向或论文发表动向。

有的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包括微信)等渠道发布虚假广告信息,打着“写课题,专利申请,省级国家级期刊,统计源期刊,代写,补数据中文翻译代发SCI,1-8分,快速检善强索”等幌子,等待目标作者自愿“上钩”。

也有骗子花重金模仿核心期刊打造几乎以假乱真的投稿网站,并在百度网页上刊登广告,诱导作者进行投稿,假网站上的信息也有真有假(如电话号码是真,其他信息都是假),让作者难以分辨。

也有骗子冒充某杂志社编辑主动添加作者的微信号,表示可以提供有偿加急见刊服务,或者通知作者论文已被录用,要求作者打款到指定账户(私人账户);或者告知论文已在近期见刊,但论文中某些数据存在问题,需要修改,借机收取相应费用。作者一旦付款购买服务,或者意识到被骗,诈骗分子就会突然消失,斩断一切联系。

 

 

(图为作者遇到骗子后的求证邮件截图)

 

 

(图为假的录用证明)

 

 

(图为骗子冒充编辑加微信的截图)

 

 

(图为骗子冒充编辑加微信的截图)

 

 

(图为骗子的代写广告

 

   

 

以下分享几种防骗方法:

1.不要随意同意陌生人微信添加请求。一般情况下,期刊编辑不会主动添加作者微信,更不会主动提供加急服务。

2.陌生人提供的期刊信息不能随意相信,需经过多方求证。

3.建议不要在“百度”搜索出的期刊网站投稿。建议通过中国知网等平台查询期刊信息再投稿;或者通过其他可信路径进入期刊网站投稿,如计划投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可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官网进入期刊投稿网站进行投稿,或查询期刊的版权页,按照正确的网址进入投稿网站。

4.若论文被录用,请核实版面费的收款名称和账号。一般正规期刊的收款账户都是对公账户,不会是私人账户。

5.投稿后请注意保留相关信息,以便随时核实。

发布日期:2025-04-23浏览次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