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42卷第0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慢性胰腺炎癌恶性转化过程中证候-证素演变规律的临床研究
    石智尧,王晞星,刘丽坤,郭智,孙祎濛,秦康妮,王海燕,高宇
    2025, 42(09):2089-2096.
    [摘要](1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索慢性胰腺炎(CP)、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Pan IN)、胰腺导管腺癌(PDAC)转化过程中的中医证候、证素分 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与整理 2021年 1月至 2024年 6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住院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 为 CP 的患者 330例及 Pan IN 104例、PDAC 276例,共计 710例。应用 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辅助检 查结果及中医四诊信息。基于因子分析及 K-均值聚类分析,运用 SPSS 27.0 软件对其证候、证素进行判定及统计分析。 【结果】 共得到 CP、Pan IN、PDAC 中医证候类型 7 个。其中 CP 患者的证候分布主要以肝胆湿热证(22.42%)、胃肠实热证 (20.91%)为主,实证证候占比较多(43.33%);证素分布以热(51.52%)、湿(35.15%)为主;病位在胰腺,与肝、脾胃相关。 Pan IN患者的证候分布主要以脾虚湿阻证(23.08%)、肝胆湿热证(17.31%)为主,虚实夹杂证候占比较多(30.00%);证素分 布以热(41.35%)、湿(40.38%)、气虚(37.50%)为主;病位在胰腺,与脾、肝相关。PDAC患者的证候分布主要以脾虚湿阻证 (29.71%)、气血亏虚证(20.29%)为主,虚证证候占比较多(49.82%);证素分布以气虚(50.00%)、湿(36.23%)为主;病位在 胰腺,与脾、肾、肝相关。经过卡方检验后发现,CP癌恶性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证候(中医证候χ2 =100.419,P<0.001。虚 实证候χ2 =73.722,P<0.001)、证素(χ2 =117.384,P<0.001)及病位(χ2 =127.191,P<0.001)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CP癌 恶性转化过程中呈现出实证占比逐渐减少(43.33%→ 12.32%),而虚证占比逐渐增多(26.67%→49.82%);且实性证素(火、 热、气滞、血瘀)比例逐渐减少(53.48%→25.36%),虚性证素(气虚、阴虚、阳虚、血虚)比例逐渐增加(25.15%→49.64%); 病位由炎症阶段的以肝、脾胃为主,转变至癌症阶段的以脾、肾为主。【结论】 CP癌恶性转化过程中基本病位在胰腺,前期 与肝、脾胃相关,后期常累及于肾。且随着病程进展,证候、证素演变规律总体表现为“虚实夹杂、由实至虚、脾虚日益 加重”的特点。
    2  胰岛素抵抗指标及炎症指标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林笑晨,张琦,李雪锋,崔志理
    2025, 42(09):2097-2104.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究胰岛素抵抗指标[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及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 白(CRP)]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 入 300 例 DKD 合并 CAS 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同期选取 30 例 DKD 非 CAS 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 2 组患者的 TyG 指数、 NLR、CRP水平差异,分析这些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的关系,以及不同中医证型下TyG指数、NLR、 CRP的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指数、NLR、CRP在预测DKD合并CAS斑块 稳定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DKD 合并 CAS 患者的 TyG 指数、NLR、CRP 水平均显著高于 DKD 患者(P<0.01)。 (2)TyG 指数、NLR、CRP 与 IMT、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DKD 合并 CAS 中不稳定斑块患者的 TyG 指数、 NLR、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1)。(4) DKD 合并 CAS 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中,气阴两虚证占比最高 (33.33%),其次为脾肾阳虚证(28.67%)、阴阳两虚证(22.00%)和浊毒瘀阻证(16.00%)。(5)不同中医证型DKD合并CAS患者 的 TyG指数、NLR、CRP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浊毒瘀阻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6)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TyG指数、NLR、CRP水平与 DKD合并 CAS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P<0.05或 P<0.01)。(7) ROC曲线分析 表明,TyG指数、NLR、CRP在鉴别DKD合并CAS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P<0.01)。【结论】 TyG指数、NLR、CRP有望成 为DKD合并CAS中医微观辨证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证型分布及健脾益肾排毒法临床疗效分析
    欧阳毅,谢家浩,王帅
    2025, 42(09):2105-2113.
    [摘要](1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健脾益肾排毒法对 MHD 不同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73例患有慢性肾脏病(CKD)5期于2019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 MH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是否使用健脾益肾排毒法2周以及证候分型情况分 为脾肾气虚证组25例、脾肾阳虚证组39例和对照组109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验证健脾益肾排 毒法的疗效。【结果】(1)证型分布方面:本虚证中以脾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占多数,标实证中以湿浊证和瘀血证占多数。 (2)疗效方面:合并应用健脾益肾排毒法可以辅助提高治疗疗效,有效降低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 C(Cys-C)水 平,并且能辅助提高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P<0.05);在钙磷代谢方面,可见脾肾气虚证组的血磷(P+ )水 平下降(P<0.05),治疗组(包括脾肾气虚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的血钙(Ca2+ )水平升高(P<0.05)、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结 局组间无差别(P>0.05);在血脂代谢方面,3组间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龄方面,脾肾气虚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患者的透析龄 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MHD 患者的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浊证和瘀血证为 主;临床对于MHD患者,应给予辨证论治干预,应用健脾益肾排毒法治疗能有效延缓MHD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改善患者的 钙磷代谢以及升高Hb、ALB水平。
    4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8 389例癫痫患者发病规律
    周逸倩,姚新萌,林颢,李正富,张天星,徐层林,陈忠,毛盈颖
    2025, 42(09):2114-2119.
    [摘要](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运气学说,探究癫痫发病的运气特征规律。【方法】 以英国22个社区自然人群队列研究(UK Biobank) 中确诊为癫痫的8 3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和构成比对癫痫发作的五运六气要素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进 行统计学推断。【结果】 分析发现,癫痫患者发病在不同天干、地支、重组岁运、司天在泉及主气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 P<0.05)。其中,从运分析,己、亥年发病最多,丙、卯年发病最少;木运之年、风象之年发病最多,而寒象之年发病最 少,提示癫痫病位在肝。从气分析,主气以三之气少阳相火最多;司天在泉以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年份发病最多,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年份最少,提示寒湿年份及暑夏之际是癫痫诱发因素。【结论】 癫痫患者发病在运气方面存在一 定规律性,可指导疾病预防与临床诊治。
    5  起瘫汤辅助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平衡能力及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马崇,王晓娜,王腾,崔万森,贾娜
    2025, 42(09):2120-2125.
    [摘要](1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分析起瘫汤辅助发散式冲击波(RSWT)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平衡能力及神经损伤标志物 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恢 复期下肢痉挛气虚血瘀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9例和试验组51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基础治 疗(包括改善脑细胞代谢、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RSWT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 合起瘫汤治疗,疗程为 6个月。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肌张力(MAS)评分、功能性步态测试量表(FGA)评分、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包括γ-氨基丁酸(GABA)、脑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运动学参数(屈膝峰值、屈髋峰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 效方面,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48/51),常规组为75.51%(37/49),组间比较(χ2 检验),试验组的疗效 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2)相关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 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GA、BBS、 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MAS评分的降低幅度及对FGA、BBS、SS-QOL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 优于常规组(P<0.01)。(3)神经损伤标志物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GABA、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 验组对血清GABA、BDNF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4)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屈膝峰值、 屈髋峰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屈膝峰值、屈髋峰值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 起瘫 汤辅助RSWT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恢复期下肢痉挛气虚血瘀证患者痉挛症状,改善步行、平衡能力,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提高生活质量。
    6  利水强心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室重构和血清sTWEAK、hs-CRP、IL-6水平的影响
    安建静,张达,王悦,张丽蕊
    2025, 42(09):2126-2132.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分析利水强心汤(由生黄芪、大腹皮、葶苈子、茯苓、猪苓、桂枝、丹参、阿胶、木香等组成)加减治疗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室重构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唐山中心医院就诊的 150 例阳气虚 衰、水泛血瘀证老年CH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76例和基础组74例。基础组给予标准化西医治疗(包 括扩血管、利尿、强心等),试验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水强心汤加减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 血流最大速度/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sTWEAK、hs-CRP、IL-6水平的变 化情况,并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 8 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97.37%(74/76),基础组为 86.49%(64/74),组间比较(χ2 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 呼吸困难、面肢浮肿、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基础组(P< 0.01)。(3)心室重构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V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E/A、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 且试验组对LVM的降低幅度及对E/A、LVEF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基础组(P<0.01)。(4)血清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 患者的血清 sTWEAK、hs-CRP、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基础组(P<0.01)。 (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MLHFQ量表的情感维度、身体活动维度、症状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基础组(P<0.01)。【结论】 利水强心汤加减可有效缓解阳气虚衰、水泛血瘀证老年 CHF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清sTWEAK、hs-CRP、IL-6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7  基于态靶辨治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代谢性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的临床疗效
    张赢鑫,姚福胜,李萍
    2025, 42(09):2133-2139.
    [摘要](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基于仝小林院士“态靶辨治”理论,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对代谢性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痰湿壅阻证患者 的血压与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门诊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收治的60例代谢性高血压合并 血脂紊乱痰湿壅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 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诊室血压水平、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 (BMI)以及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 2组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 过程中,治疗组因失访脱落 2 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最终共 58 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其中治疗组 28 例,对照组 30 例。 (2)降压疗效方面,治疗 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2.86%(26/28),对照组为 36.67%(11/3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 组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 4 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60.71% (17/28)、92.86%(26/28),对照组分别为0.00%(0/30)、33.33%(10/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χ2 检验)和 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诊室血压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诊室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 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对诊室SBP及DBP的下降作用均明显 优于对照组(P<0.05)。(5)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T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TC、LDL-C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下降,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对 TC、TG的 下降作用均明显较优于对照组(P<0.05)。(6)其他指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 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BMI、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 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态靶辨治”理论指导 下,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代谢性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痰湿壅阻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的其他代谢性疾 病也具有一定疗效。
    8  薛己分时补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亏虚证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膈肌厚度的影响
    李露,李常,李琴瑶
    2025, 42(09):2140-2147.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薛己分时补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肺肾亏虚证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膈肌厚度的影 响。【方法】 选取 2024年 1月 1日至 2024年 10月 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即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呼吸 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阻肺稳定期肺肾亏虚证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薛己分时补益法治疗,分别于 早晨7-9点服用补中益气丸、傍晚17-19点服用六味地黄丸,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 数(BMI)、营养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膈肌厚度[包括平静吸气末膈肌厚度 (TDI)、平静呼气末膈肌厚度(TDE)、用力吸气末膈肌厚度(TDImax)]及膈肌增厚率(TF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改良版英国 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 疗效。【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共脱落 5例,最终共纳入 7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 38例、对照组 37例。(2)疗 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86.84%(33/38),对照组为 72.97%(27/37),组间比较(χ2 检验),试验组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营养状况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BMI及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等营养学指标 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膈肌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 者的膈肌厚度(TDI、TDE和TDImax)及膈肌增厚率(TF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 于对照组(P<0.05或P<0.01)。(5)各项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MRC评分和 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薛己 分时补益法联合舒利迭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亏虚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 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和膈肌功能,增加膈肌厚度,一定程度上减少膈肌疲劳的发生,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具有 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9  黄连荷叶方联合门冬胰岛素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胜威,陈亚琳,巴明玉,闫诏,燕树勋
    2025, 42(09):2148-2155.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分析黄连荷叶方(由荷叶、薏苡仁、苍术、甘草、黄连、山楂、白术组成)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 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1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诊的肥胖型 T2DM湿热中阻证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 疗,观察组给予黄连荷叶方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 12周。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脂代谢指标、肥 胖指标、糖代谢指标、血清学指标、胰岛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 方面,治疗 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3.62%(44/47),对照组为 78.72%(37/47),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身困重、脘腹痞满、大便不爽黏臭、口臭、口干或 口苦、烧心呕吐、小便黄、心烦不舒等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3)脂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 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肥胖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臀比、体 质量指数(B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5)糖代谢指标方 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 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 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血清学指标及胰岛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内脏脂肪特异 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1)。(7)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51%(4/47),对照组为6.38%(3/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肥胖型T2DM湿热中阻证患者, 采用黄连荷叶方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保护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降低体质量,改善糖脂代谢,调节血 清VASPIN表达,且安全可靠。
    10  降脂护肝膏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
    李思婷,曾江涛,李黄彬,吴红苗,李玲杰,陈婉莹
    2025, 42(09):2156-2161.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降脂护肝膏方(由炒山药、茯苓、人参、北柴胡、佛手、桃仁、虎杖等组成)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 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60例湿浊内停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等),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脂 护肝膏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 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 60.00%(18/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MI 方 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BM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对BMI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前后差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 ALT、AST、GG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且试验组对 ALT、AST、GGT 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血脂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TC水平的降低幅度明显 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 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降脂护肝膏方可以有效改善湿浊内停型NAFLD患者BMI、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缓 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11  活血解毒润燥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疗效及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谷峰,张冰,徐风金
    2025, 42(09):2162-2169.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活血解毒润燥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肺纤维化阴虚津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肺纤维化阴虚津亏 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氢氯喹治疗,观察组给予 口服硫酸氢氯喹联合活血解毒润燥方治疗,疗程为 12 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 素 4(IL-4)、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 肺活量(FVC)、单次呼气一氧化碳扩散容量/气体肺泡通气量(DLco/VA)、总肺容积(TLC)]及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 (ESSPRI)、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 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1%(65/67),对照组为83.58%(56/67), 组间比较(χ2 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五心烦热、口咽干燥、 大便干燥、舌干燥裂、双目干涩、腮腺肿痛、皮肤干裂、口眼黏腻、乏力倦怠、关节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且观察组对除舌干燥裂外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3)血清炎症因子方面, 治疗后,2 组患者的血清 IL-4、IL-6、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4)肺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 FEV1、FVC、DLco/VA、TL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 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免疫球蛋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 ESSPRI、ESSDAI 和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 活血解毒润燥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肺纤维化阴虚津亏证患者,能更有效地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 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提升肺功能,减轻干燥综合征症状及疾病活动度,并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为原发性干 燥综合征并发肺纤维化患者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12  壮骨抗松膏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曹家铭,唐望,冯永辉,刘栋华
    2025, 42(09):2170-2175.
    [摘要](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壮骨抗松膏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应用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方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均采用PVP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碳酸钙D3片+ 骨化三醇软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服用壮骨抗松膏治疗,其中西药治疗6个月,中药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 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背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密度 T值及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 化情况。【结果】(1)术后第3天和3个月、6个月,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腰背部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观 察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对疼痛VAS评分和腰背部ODI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术后3个月、6个 月和12个月,2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对骨密度T值的改善作用均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 1个月、3个月和 6个月,2组患者的血清 N-端骨钙素和 25羟维生素 D3[25(OH)D3]水平均 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在术后 3 个月和 6 个月对血清 N-端骨钙素和 25(OH)D3 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壮骨抗松膏与PVP联合应用在治疗OVCF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提 升骨密度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3  六味地黄丸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陈永宏,梁陵,李杨
    2025, 42(09):2176-2182.
    [摘要](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及其对免疫球蛋白、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 的 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例。2组患儿均给予低盐饮食、利尿消肿、抗凝、降脂等常规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中药汤剂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比较 2 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 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79.07%(34/43),组间 比较(χ2 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3)免疫球蛋白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2组患儿的IgM水平均较 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对IgA、IgG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 照组(P<0.05或P<0.01)。(4)凝血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P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FB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APTT 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对 PT 和 FBG 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5)肾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Scr、BUN水平的降 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97%(3/43)、2.32% (1/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49,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患儿 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中医主要证候,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血液高凝风险,改善肾功能, 且安全性高。
    14  运脾润通方对脾虚型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菌群及5-HT信号通路的影响
    申聪,吉海杰,范瀚中,梁秀娟
    2025, 42(09):2183-2191.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运脾润通方(由代赭石、生白术、白芍、桂枝、麦冬、当归、火麻仁、枳实、升麻、胡黄连等组成)治疗 脾虚型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肠道菌群、排便情况及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 8月~2024年8月于山西省中医院就诊的160例脾虚型FC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各 8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脾润通方治疗,疗程均 为 1 个月。观察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排便情况[平均排便时间、自然完全排便次数(SCBM)、Bristol大便性状分 型量表(BSFS)评分]、胃肠功能指标[P物质(SP)、胃泌素(GAS)、胃动素(MLT)]、肠道菌群及5-HT信号通路[血清5-HT水平 和 5-羟色胺受体 3(5-HT3R)、5-羟色胺受体 4(5-HT4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 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 1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 95.00%(76/80),对照组为 81.25%(65/80),组间比较(χ2检 验),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排便持续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 程度、排便间隔时间积分及次症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排 便情况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平均排便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SCBM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BSFS得分均 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胃肠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 2 组患儿的血清SP、GAS、ML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肠道 菌群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肠球菌、肠杆菌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研究组对肠球菌、肠杆菌含量的降低幅度及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6)5-HT 信号通路方面,治疗后,2 组患儿的血清 5-HT 水平及 5-HT3R、5-HT4R 蛋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和不良事 件,且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运脾润通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型 FC患儿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排便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且安全性良好,其疗效机 制可能与激活5-HT信号通路有关。
    15  基于弓弦力学理论运用针刺结合火龙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波,梁育仪,张正
    2025, 42(09):2192-2199.
    [摘要](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弓弦力学理论运用针刺结合火龙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 2024年12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患者为研究对 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上,联合火龙罐治疗。连续治疗2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表(OD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腰椎屈肌和 伸肌耐力时间的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2.50%(33/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治疗后 3个月随访,2组患者的 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 组在改善VAS评分、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患者 的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6、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治疗后及治疗后 3个月随访,2组患者的腰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 改善腰椎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患者的腰椎屈肌耐 力时间、腰椎伸肌耐力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腰椎屈肌耐力时间、腰椎伸肌耐力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弓弦力学理论运用针刺结合火龙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能明显减轻 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疗效显著。
    16  毓麟珠加减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肾阳亏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王桂华,郑新平,梁俞
    2025, 42(09):2200-2205.
    [摘要](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毓麟珠加减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肾阳亏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OD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至2024年1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明确诊断为OD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毓麟珠加减方口服并联合梅花针叩刺 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 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排卵率、妊娠率及A型子宫内膜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量的变化情 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 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45/50),对照组为 72.00%(36/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A型子宫内膜比例均明 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量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 在改善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 对照组为24.00%(12/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毓麟珠加减联合 梅花针叩刺治疗肾阳亏虚型 ODI,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排卵率、妊娠率和 A 型子宫内膜数量,缩小卵巢体 积,减少窦卵泡数量,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17  针刺“五虎穴”配合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黄麒麟,陈国群
    2025, 42(09):2206-2211.
    [摘要](1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五虎穴”配合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 贵州航天医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142例明确诊断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治疗及摇拔戳手法治疗,每2 d治疗1次, 共治疗 8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五虎穴”治疗,每天治疗 1 次,共治疗 3 d。治疗半个月后,评 价 2 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Kofoed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踝关节肿胀程度的 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中 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疼痛 V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Kofoed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Kofoed评分方面明 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4%(64/71),对照组为69.01%(49/71)。观察组疗效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五虎穴”配合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够明显改善患 者的疼痛症状,消除肿胀,提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18  健脑开窍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观察
    胡素芬,吕智海,肖蕾,李岳航,曾庆威
    2025, 42(09):2212-2217.
    [摘要](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基于脑肠互动学说观察健脑开窍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SIT)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135例明确诊断为ASD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SI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基础上,给予健脑开窍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孤独症评定 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发育商(DQ)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神经丝轻链(NFL)、S100钙结合蛋 白β(S100β)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 疗后,2组患儿CARS评分、ABC评分、DQ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CARS评分、ABC评分、DQ评分改善方面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 NFL、S100β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 善血清NFL、S100β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 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菌群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菌群方面明 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6%(66/68),对照组为85.07%(57/67),观察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脑开窍针联合SIT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可有效改善ASD患 儿的认知功能,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NFL、S100β水平,调节肠道菌群。
    19  针刺联合加味左金丸颗粒剂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任登杰,白少玉,曾红萍,刘洁,丁倩,朱琦
    2025, 42(09):2218-2224.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加味左金丸颗粒剂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 2024年10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100例明确诊断为肝胃不和型R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加味左金丸颗粒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 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胃液反流 的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的 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 24 h食管内 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24 h食管内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方面明显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GAS、MTL、VIP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 在改善血清GAS、MTL、VIP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乳酸菌、双歧 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肠道菌群数量改善更加明显,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80.00%(40/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对照组为12.00%(6/5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加味左金丸颗粒剂治疗肝胃不和型RE,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 状,有效地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水平,且安全性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2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黄褐斑的选穴规律
    周政,高晨辉,李慧,金正峰,唐巍
    2025, 42(09):2225-2231.
    [摘要](1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并总结针灸治疗黄褐斑的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美国生物医 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各大数据库。检索 2003 年 1 月1日至 2024 年8月3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 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针灸治疗黄褐斑数据库, 采用 SPSS Modeler 18.0 、Cytoscape 3.9.1 和 SPSS 26.0 对腧穴进行使用频次、归经、分布、特定穴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 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 122 篇,涉及针灸处方 185 个、腧穴 131 个,总应用频次为 1 532次。高频腧穴为三阴交、足 三里、血海、合谷等;常用经脉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多为募穴、五 输穴、下合穴;腧穴多分布于胸腹部和下肢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核心穴组为“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合谷”。聚类分析 将高频腧穴分为 5大类。【结论】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选穴规律体现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核心穴组为“三阴 交-足三里-血海-合谷”,治疗时多选用胸腹部、下肢部穴位,并结合头面部穴位。
    21  李子勇临床应用员利针经验
    覃雪薇,吴佳华,余琛,常如春,邓文斐,李子勇
    2025, 42(09):2232-2237.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总结李子勇教授临床应用员利针的经验。员利针作为 《黄帝内经》 九针体系的核心针具之一,受历史传承断层与针 具形制考据不足的影响,其临床应用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独特价值鲜为人知。李子勇教授历经近三十年临床实践,基于 《黄帝内经》“粗守关,上守机”理论,创新提出“通关守机”的针刺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将员利针广泛应用于临床。员 利针以员锐结合的形制优势,通过干预筋层、松解局部筋结治疗疾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展现出起效快、疗效稳的临 床特色。该文通过系统梳理李子勇教授对员利针的认识、员利针操作要点及临床验案,旨在为员利针的现代化应用提供可 复制的范式,推动经典针灸理论的临床转化。
    22  陆彦青神经促通针法治疗上肢软瘫临床思路
    陈培佳,陆彦青
    2025, 42(09):2238-2242.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总结陆彦青教授运用超声引导下神经促通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软瘫的临床经验。神经促通针法是陆彦青教授在长 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在现代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解剖学和传统经络腧穴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超声引导下针对脑 卒中后患者上肢不同运动功能障碍,运用不同针刺方法及针刺部位进行针刺,中西并用,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基础, 激活病灶周围脑功能重建,促进患侧肢体感受器与中枢神经系统建立新的连接通路,最终实现恢复瘫痪侧上肢运动功能的 目的。
    23  陈兴华基于中土理论从形神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经验撷要
    邓梓仪,谭韵湘,李霭宁,陈兴华
    2025, 42(09):2243-2247.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主要影响患者健康及心理的疾病之一,为社会、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该文系统总结了陈 兴华教授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经验,并以典型医案举隅释意。陈兴华教授认为,该病系脏腑虚损,核心为中土不足, 导致形神兼损,故基于中土理论,提出“中土为本,兼治五脏”的治则,从形神调治该病。其临证以针刺结合传统外治法, 重用足三里、内关,以补土运中,结合头针以养神益心、调神治形,联合针刺以奏补益祛劳之效,外治顾护其本。
    24  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李广丽,黄圣含,魏爱生,李阳
    2025, 42(09):2248-2260.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人迎穴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人迎组(每 组 6 只),将 6 只 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组。人迎组针刺双侧人迎穴,每日 1 次,连续干预 5 d,休息 2 d,共干 预 4 周。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第1、2、3、4周,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结束后,采集各组大鼠 的粪便和血浆样本,利用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1H NMR 技术检测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 【结果】(1)干预前,模型组和人迎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干预后,人迎组在2、3、4周的 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4周干预后,模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而人迎 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则显著下降(P<0.05)。在4周的干预过程中,人迎组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血压 控制较模型组平稳。(2)菌群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特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减少了39种,而人迎组特有 的OTU数量增多,更趋近于空白组的水平。(3)β多样性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针灸干预显著影响了SHR肠道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在门水平上,3组大鼠的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髌骨菌门构成,其中髌骨 菌门在模型组中的相对丰度有所增加,在人迎组中则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模型组拟杆菌 属、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人迎组拟杆菌属、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P<0.05)。(4)LEfSe分析显示,人迎组中 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 和 Alistipes_sp_CHKCI003 菌属显著富集,模型组则更多集中于 unclassified_Clostridia_UCG_014。 (5)1H NMR检测大鼠血浆中代谢产物后进行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OSC-PLS)分析发现,各组大鼠血浆代谢物差异显著, 针刺人迎穴可以改变乙酸盐和氧化三甲胺(TMAO)的含量。【结论】 针刺人迎穴可以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其作用 机制可能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微生物紊乱状态,促进有益菌群的增加及有害菌群的减少,并通过调节与乙酸 盐和TMAO相关的代谢途径来调整血压。
    25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喉咽反流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梁炜明,吴蝶,吴国晶,周世卿,陈文勇
    2025, 42(09):2261-2270.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喉咽反流(LPRD)患者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 2012年2月1日至 2023年12月30日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1 016例LPRD患者数据,进行有效中药处方中的药物频 数、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功效分析及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得出中药治疗LPRD的用药规律,筛选核心中药,再通过网络 药理学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共收录 1 976首处方,涉及 139味中药,共 23 644味次。使用频率前 5位药物分别为甘 草、茯苓、陈皮、僵蚕、鸡内金。中药以甘、平为主,多归肺经,多用补虚药、化痰药,“甘草-陈皮-茯苓”为治疗LPRD 的核心药物。对核心中药“甘草-陈皮-茯苓”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取核心中药与 LPRD 的交集靶点 11 个,关键靶 点 3 个,核心药物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 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改善 LPRD。 【结论】 对于LPRD患者的中药治疗,应从肺入手,用药性味多平甘,功效以补益为主,兼以化痰。核心中药“甘草-陈皮- 茯苓”可能通过 IL-1B、TNF、IL-6 等靶点,调控 IL-17 信号通路、TNF 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 治疗LPRD。
    26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验证研究暖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徐江林,许云枫,王创畅,韩淑洁,彭江扬,王侠
    2025, 42(09):2271-2279.
    [摘要](1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暖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中 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 Predition数据库检索暖心胶囊的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再通过在线 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和 GeneCards 数据库预测 IHF 的靶点,得到暖心胶囊和 IHF 的交集靶点,构建暖心胶囊-交集靶 点-IHF网络,筛选暖心胶囊治疗IHF的关键活性成分,通过基因/蛋白相互作用检索工具(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 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7.2的cytoHubba插件对PPI网络进行分析得到主要靶点基团,最后通过Metascape 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采用永久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 小鼠IHF模型,干预4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和结构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免疫 荧光法检测心脏淋巴管密度,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C)、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受体 3(VEGFR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共获得暖心胶囊-IHF的交集靶点 242个,筛选出芹菜素、水黄皮素、柚皮素、 4’,5,7,8-四甲氧基黄酮、橘皮素等核心成分,筛选出4个核心分子基团,包含VEGFC、FLT4(VEGFR3)等靶点,GO分析主 要涉及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正调节细胞迁移、正调控磷代谢过程和调节炎症反应等,KEGG 通路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通 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和内分泌抵抗通路等。体内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暖心胶囊能有效改善IHF模型小鼠的心功能,改善 心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淋巴管新生,提高 VEGFC、VEGFR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暖心胶囊可能通过 调控VEGFC/VEGFR3促进心脏淋巴管生成发挥改善IHF的作用。
    27  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陆纪元,姜梦柯
    2025, 42(09):2280-2287.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CHF心肌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组,苓桂术甘汤低、中、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每组 10只。分组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计算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情况, 并计算胶原沉积面积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 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心肌纤维化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 (collagen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的蛋白激 酶 B(p-AKT)和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沉积面积比例,心肌组织TNF-α、IL-6水平及 TGF-β1、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p-PI3K、p-AKT、p-mTOR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 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苓桂术甘汤中、高剂量组LVEF、LVFS显著升高,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沉积面积比例,TNF-α、 IL-6水平及TGF-β1、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p-PI3K、p-AKT、p-mTOR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卡托普利组比较,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LVEF、LVFS显著升高,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沉积面积比例,TNF-α、 IL-6 水平及 TGF-β1、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p-PI3K、p-AKT、p-mTOR 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苓桂术甘汤能够改善 CHF 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和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PI3K/AKT 信号通路 有关。
    28  肉桂醛通过抑制SphK1、S1P信号通路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纤维化
    吴俊林,徐波
    2025, 42(09):2288-2294.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观察肉桂醛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 NAFL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肉桂醛低、高剂量组及肉桂醛高剂量+K6PC-5[鞘氨醇激酶1(SphK1) 激活剂]组,另取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分组干预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水 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 Ⅰ型胶原α1(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SphK1、鞘氨醇-1-磷 酸(S1P)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肿胀变性,排列紊乱,胞质内产生大量脂肪空泡, 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蓝色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纤维化程度严重,TC、 TG、 LDL-C,ALT、AST,TNF-α、 IL-6、IFN-γ等水 平及COL1A1、a-SMA,SphK1、S1P表达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肉 桂醛低、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蓝色胶原纤维沉积相对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TC、TG、LDL-C,ALT、AST, TNF-α、IL-6、IFN-γ等水平及COL1A1、a-SMA表达,SphK1、S1P表达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肉桂醛高剂量组比较,肉桂醛高剂量+K6PC-5组肝小叶结构破坏严重,肝细胞肿胀变性严重,胞质内脂肪空 泡剧增,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增多,纤维化程度加重,TC、TG、LDL-C,ALT、AST,TNF-α、IL-6、 IFN-γ 等水平及 COL1A1、a-SMA,SphK1、S1P 表达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肉桂醛可改善NAFLD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phK1/S1P信号通路有关。
    29  人源Luminal型乳腺癌干细胞模型构建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
    陈柳汕,李华超,吴迎朝,梁裕琪,吴芃,杨丛文,黄俊峰,陈洁婷,曾智力,方琛,左谦,陈前军
    2025, 42(09):2295-2304.
    [摘要](1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建立人源 Luminal型乳腺癌干细胞模型并寻找有效干预乳腺癌干细胞生长的方法。【方法】 使用干细胞专用培 养基将MCF7乳腺癌细胞诱导成乳腺癌干细胞,接着将MCF7乳腺癌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黄芪甲苷组,给予磷酸盐缓冲 液(PBS)或黄芪甲苷处理。观察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变化,通过细胞 3D 球囊、细胞活力检测实验等明确黄芪甲苷的药效, 并分析上述处理后细胞转录组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MCF7乳腺癌细胞相比,MCF7乳腺癌干细胞球囊的生长速 度较快(P<0.01),干细胞标志物醛脱氢酶 1家族成员 A1(ALDHA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进一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黄芪甲苷组MCF7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减少(P<0.001),细胞球囊的生长速度较缓慢(P<0.01)。转录组分析显示,干细胞造模 及黄芪甲苷干预后,差异基因富集于细胞衰老信号通路。黄芪甲苷干预后 β-半乳化糖苷酶(SA-β-gal)阳性细胞数目较多 (P<0.01)。RT-PCR 检测发现黄芪甲苷干预 MCF7 乳腺癌干细胞后,白细胞介素(IL)-1α(P<0.01)、P21(P<0.001)、P53 (P<0.05)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诱导细胞衰老抑制人源Luminal型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
    30  中药配伍对半夏厚朴汤化学成分及神经炎症作用的影响
    曾元宁,陈雅明,苏慧琳,王秋红,王倩
    2025, 42(09):2305-2313.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药配伍对半夏厚朴汤化学成分的影响,使用 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细胞模型揭示主要差异成分是否具有抑制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活性。【方法】(1)以 UPLC-MS分析半夏 厚朴汤水煎液及分煎液(单味药煎煮后合并)的化学成分,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配伍前后的差异成分。 (2)应用脂多糖(LPS)刺激BV2细胞构建神经炎症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riess法测定细胞一氧 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3)LPS刺 激的 BV2细胞培养基(LPS-CM)与 SH-SY5Y细胞共培养,建立神经损伤模型,采用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UPLCMS结合 OPLS-DA分析得到半夏厚朴汤配伍前后的差异性成分 11个,特别是厚朴酚、和厚朴酚在配伍后显著增加。在神经 炎症模型中,LPS刺激可增加BV2细胞中促炎因子NO、TNF-α、IL-1β含量升高,5、10 μg/mL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均可抑 制BV2细胞促炎因子的含量。在神经损伤模型中,LPS-CM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5、10 μg/mL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均 可抑制LPS-CM诱导的神经损伤。【结论】 厚朴酚、和厚朴酚在半夏厚朴汤配伍后含量显著增加,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 释放和神经元凋亡,其可能是半夏厚朴汤抑制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
    31  邓高丕辨治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思路探讨
    曾根平,黎佩银,陆希婧,曾蕾,指导:邓高丕
    2025, 42(09):2314-2320.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为异位妊娠的特殊类型,严重威胁女性生育健康。邓高丕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对异位妊娠的 辨治颇有心得,认为异位妊娠的关键病机为瘀阻少腹、冲任不畅,核心在“瘀”,病位在胞宫。CSP为异位妊娠的特殊类型, 其病机与异位妊娠相似,CSP的发病缘于女性剖宫产后正气不足,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凝滞冲任胞宫,出现血脉瘀 滞、络脉受损,致孕卵着床于瘢痕之上。治疗CSP从痰瘀互结、瘀结成癥的病机入手,以益气活血、化瘀消癥为主要治法, 选用化瘀消癥颗粒(由丹参、赤芍、桃仁、牛膝、牡丹皮、天花粉、紫草等组成)及理冲汤(由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三 棱、莪术、知母、天花粉、鸡内金等组成)为基础方;依据“气旺生血,气行瘀去”的气血关系,重视气血辨治;兼顾地域 特色及个体化,善用岭南道地药材如布渣叶、广地龙等。在预防CSP及防治其并发症方面,邓高丕教授提倡健脾生肌,从源 头上祛除剖宫产操作所造成的子宫创面受损;而针对“瘀阻胞宫”造成的湿热蕴下焦所致的并发症,临床处方时可加强清 热祛湿活血。
    32  黄枫运用中药治疗骨髓炎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寸德俊,周霖,曾文星,杨楠,张芝桐,姜自伟,董航,指导:黄枫
    2025, 42(09):2320-2326.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全国名老中医黄枫教授治疗骨髓炎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和筛选黄枫教授于 2018年 1月至 2022年 12月期间治疗骨髓炎的有效病历的处方资料,利用 Microsoft Excel、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处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分布规律分析,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37首处 方,涉及中药86味。其中频次>30次的高频药物共有18味,分别为甘草、黄芪、薏苡仁、当归、土茯苓、牛膝、白及、地 黄、白芍、石斛、远志、白扁豆、延胡索、白芷、骨碎补、地榆、茯苓、乌梅。处方药物以平性药物居多,药味分布以甘、 苦、辛为主,用药多归肝、脾、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7条药物关联规则,支持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芪与薏苡仁、当 归、土茯苓、牛膝等药物的配伍使用,体现了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利湿解毒的药物配伍原则。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聚类 组合。聚类1的药物组合为甘草、黄芪、薏苡仁、土茯苓、当归、白及、白芍、白芷、乌梅、远志、地榆;聚类2的药物组 合为地黄、石斛;聚类3的药物组合为牛膝、白扁豆、延胡索、茯苓。【结论】 黄枫教授治疗骨髓炎的用药以扶正与祛邪相结 合为原则,以祛除湿热毒邪为主,兼顾活血化瘀,并强调因地制宜,重视健运脾胃以扶正。
    33  林创坚运用补肾蠲痹益脾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
    黄桂忠,李祥明,指导:林创坚
    2025, 42(09):2327-2331.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林创坚教授临证发现,中老年人及脾肾功能较为虚弱的患者易患痰浊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以病久屡发、 关节痛明显、昼轻夜甚、局部关节变形、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等为主要特点,可兼见面浮足肿、 胸脘痞满、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腰膝酸软等表现。痰浊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为本虚标实之证,“痰浊瘀”为病之标,“脾 肾两虚”为病之本,辨治时应重视“痰浊瘀”与脾、肾二脏之间的关系,脾肾为痰浊瘀之本;治疗时,强调标本兼治的治 疗原则,以健脾益肾、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拟定补肾蠲痹益脾汤为基础方,药物组成为羌活、独活、肉桂心、 秦艽、当归、川芎、炙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盐巴戟天、桑寄生、防风、土茯苓、布渣叶、白术、法半夏、 威灵仙、佩兰。临证时,可针对不同兼症辅以健脾、宣肺、疏肝、宁心等药物。其辨治思路可为中医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 炎提供参考。
    34  基于“守关”“守机”理论探讨痹证的诊治思路
    余琛,常如春,覃雪薇,吴佳华,张培铭,李子勇
    2025, 42(09):2332-2337.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基于 《黄帝内经》 中 “粗守关,上守机” 的观点,从“守关”“守机”的角度探讨痹证的诊治。认为五体(皮、脉、 肉、筋、骨)病变为痹证病变之“关”,气血失和为痹证病变之“机”;通过查关以明确病变部位,审机以明确气血状态;治 疗痹证,“守关”以恢复病变区域的结构正常,“守机”以维持气血充盈和运行稳定,兼顾局部病变与整体气血的调整。“守 关”与“守机”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在遵循对病变“关口”的精准审查和对气血流转之“机”的细致调控的原则下, 视正邪虚实、病邪性质、病变层次等因素进行调整,方可取得显效。基于“守关”“守机”理论诊治痹证可拓展痹证的临证 思路。
    35  从阴火理论探讨升阳益胃汤治疗夏季内伤发热
    施瑞辰,谢婉怡,郑舜莉,肖春燕,吴海滨
    2025, 42(09):2337-2341.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夏季内伤发热与夏季时令特点密切相关。该文基于李东垣之阴火理论,认为夏季暑热,饮食不节,过食寒凉,起居 不慎,暑湿内侵伤脾而致阴火内生,从而引起内伤发热。夏季内伤发热的核心病机为脾虚阳陷,气机不畅,阴火内生;阴 火贯穿内伤发热的全过程。治疗当从除阴火入手,除阴火首先要从脾本论治,益气升阳以恢复脾升胃降之气机,则阴火得 散;清热祛湿以泻阴火而复脾气周流。从湿聚成痰、火热伤阴、肝郁肾虚等病机变化预测病情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化痰、 滋阴、疏肝、补肾等法,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基于李东垣之阴火理论,可选用升阳益胃汤(主要由黄芪、 半夏、 人参、 炙甘草、独活、 防风、 白芍、羌活、 陈皮、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 黄连组成)为基础方,通过结合具体病情加减用 药,以治疗阴火内生所引起的夏季内伤发热。该思路探讨可为临床论治夏季内伤发热提供参考。
    36  四君子汤研究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
    袁君,郑程,刘赟,徐洁,丁霄,李富艳,徐志猛
    2025, 42(09):2342-2348.
    [摘要](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对近20年有关四君子汤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四君子汤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 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04-2024年期间有关四君子 汤研究的期刊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文献的发文量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及突 现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 经文献检索和筛选后,共纳入中文文献 3 573篇和英文文献 113篇。近 20年来, 发文量总体呈稳定增长趋势。有关四君子汤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分别为脾虚证和基因表达,爆 发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实验研究和数据挖掘。【结论】 近20年来四君子汤的主要研究类型为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热点 集中在脾虚证相关疾病的治疗以及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预测其研究趋势包括四君子汤活性成分的提取、鉴定以及 对脾虚证相关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37  唐以前厚朴的入药基原考
    包伯航,卢明,刘茂才
    2025, 42(09):2349-2353.
    [摘要](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考查唐以前本草文献中有关厚朴的记载,结合东汉时期的《武威汉代医简》、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厚朴的实 际使用情况及植物学知识,对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撰的 《本草经集注》 中所载之厚朴的功效、植物形态、果期进行比较分 析,认为唐以前应存在以樟科植物的内皮用作厚朴的情况,其中生于“交趾(今越南北部)”者,应是樟科樟属植物黄樟 Cinnamomum parthenoxylum(Jack) Nees;生于“宛朐(今山东菏泽)”者,可能是樟科润楠属植物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或其他在古代山东地区有分布的樟科植物。考证结果对进一步梳理古代药物学发展史和中药材的基原变迁史具 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将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思路。
    38  张景岳安胎治疗的用药规律及其诊疗特点分析
    张梦歌,范杏韵,朱俊霞,王乃平,宫喜双
    2025, 42(09):2354-2360.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文献整理探析张景岳安胎的用药规律和诊疗特色。【方法】 收集《景岳全书·妇人规》“胎 孕类”篇中安胎方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等软件对安胎方剂药物进行频次分 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张景岳安胎的用药规律。通过整理“胎孕类”篇中有关安胎的论述,探讨张景岳安胎的诊 疗特色。【结果】 共获得安胎方剂76首,涉及中药102味。使用频次 ≥ 5次的高频中药共26味;其功效分类以补虚药为主,共 11味。药物关联分析得到“白术→人参”“炙甘草→人参、白术”等支持度较高的10个药物关联规则,药物关联网状图得到 炙甘草、白术、茯苓、人参、当归等关联度较高的药物。聚类分析得到“酸枣仁、远志、山药、山茱萸”“白芍、川芎、熟 地黄、白术、人参、炙甘草、当归、茯苓、陈皮”“地黄、甘草、黄芩”“半夏、厚朴、生姜、大枣”4首核心处方。张景岳 安胎之诊疗特点如下:治病与安胎并举,分月养胎以预培其损,稳固胎元以调养母体为主,重视妊娠期间的药食禁忌及生 活起居。【结论】 张景岳安胎主张审病求因,治病与安胎并举;以补益气血为法,善于调补脾胃、疏利气机,用药精专平和, 组方精简灵活。其用药规律和诊疗特点可为现代安胎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39  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量表的研制初探
    罗宏礼,余江维
    2025, 42(09):2361-2366.
    [摘要](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文献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参考多版教材、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初步建立了基于证素辨证的儿童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候量表。该儿童支气管哮喘病证候量表涉及17个相关证素,分别为肺、表、肾、脾、心、痰、寒、阴虚、阳虚、饮、 气虚、风、热、气滞、血瘀、气不固、血虚;对应了“喘息或气促”“咳嗽”“胸闷”“喉中痰鸣、咯痰”“肺部体征”5个主 证条目、30余个兼证条目以及中医舌象、脉象、小儿指纹、面色等条目。总量表及各证素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均大于 0.7,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量表的设立证候条目、确定证素、形成量表的制作过程与证素辨证过程(分析证候,确立证素,形 成证名)较一致,制作过程既结合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病的特点,又结合了证素辨证的特点,体现了病证结合的优势。所构建 的量表对中医儿科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