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探讨智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D)小鼠的可能机制。【方法】 从40只雄性C57BL6J小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进行造模。采用动脉夹可逆性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智三针组、非穴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开始进行每日针刺治疗,连续28 d。以Y迷宫和新物体实验检测小鼠治疗后认知记忆能力改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前额叶和海马CA1区的小清蛋白(PV)、生长激素抑制素(SST)和神经肽Y(NPY)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的Y迷宫的自发交替率提高(P<0.05),新物体辨别系数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的前额叶和海马 CA1 区 PV、NPY 神经元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电针智三针穴干预可以改善VD模型小鼠的认知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前额叶和海马CA1区PV、NPY神经元表达量,改善神经元损伤有关。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30306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A03031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