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摄精化瘀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脾肾气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蛋白的影响,并评估其对高凝状态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GN脾肾气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健脾益肾摄精化瘀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疾病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改善高凝状态及微炎症状态与CGN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疾病总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86.67%(26/30),对照组分别为53.33%(16/30)和56.67%(17/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疾病总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TC、TG、LDL-C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TG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TC、TG、LDL-C、hs-CRP水平的下降作用及对HDL-C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和明显的毒副作用,患者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5)高凝状态、微炎症状态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面: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CGN患 者 24 h 尿蛋白水平与 TC、TG、LDL-C、hs-CRP 呈正相关,与 HDL-C 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352、0.455、0.339、 0.741 和-0.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健脾益肾摄精化瘀方治疗,能显著缓解CGN脾肾气虚夹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尿蛋白漏出,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和微炎症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692.3+1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