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对近年来原发性痛经的肌肉骨骼致病因素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效果与机制进行综述。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和骨盆解剖结构密切相关,子宫位置、骨盆结构、骨盆周围肌肉和韧带等的改变,都可能造成子宫骨盆血液循环障碍,局部代谢异常,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子宫收缩增强,导致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中医非药物疗法如整脊、推拿、局部针刺、肌肉拉伸、运动疗法等可改善原发性痛经的疼痛以及其他症状;部分疗法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疗效机制可能与恢复和改善子宫与骨盆的解剖结构,使周围神经、肌肉、韧带、血管发生微观改变有关;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可能与调节前列腺素的分泌有关。中医非药物疗法可减轻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望成为原发性痛经的补充和替代疗法。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71.11+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74481);广东省高水平手术项目鼓励计划项目(编号:2019ZD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A03031378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A020220003);广东省中医药局罗颂平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