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研究狼疮性肾炎(LN)继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常见证型及其证型演变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及风湿病科住院的LN且行骨密度检查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OP组和非OP组,分析2组患者的证型分布、临床特征以及OP组患者的早期证型特点。【结果】(1)131例患者中,OP组66例,非OP组65例。(2)一般特征方面,与非OP组比较,OP组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骨折发生史者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患者的性别、饮酒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免疫抑制剂使用史、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证型分布方面,OP组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占83.3%(55/66),而非OP组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58.5%(38/6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组脾肾阳虚患者的早期证型以热毒炽盛及脾肾气虚为主,分别占了50.9%(28/55)及40.0%(22/55)。(4)临床表现方面,OP组患者出现腰痛/酸、骨痛、水肿、心包积液、胸水、畏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N继发OP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证,早期证型为热毒炽盛和脾肾气虚证,且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腰痛、骨痛、水肿、浆膜腔积液。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593.24+2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