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总结不同年龄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确诊为IM的85例患儿,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年龄段儿童 IM 发病特点,并运用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85例IM患儿中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以学龄前为主,发病节气以霜降、寒露、处暑最多见。(2)临床表现方面:以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别占94.1%(80/85)、98.8%(84/85)和100.0%(85/85),且大多数IM患儿伴有鼻塞表现,但皮疹少发;其中脾肿大及皮疹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型分布方面,以热毒壅滞证最常见,占69.4%(59/85),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证、热邪犯肺证和正虚邪恋证,分别为17.6%(15/85)、10.6%(9/85)和2.4%(2/85)。(4)有近半数的IM患儿合并有肝功能异常,在常见的危险因素中,发病年龄及节气与IM合并肝功能异常关系较密切(P<0.05或P<0.01),即患儿的年龄越大[OR = 2.839,95%CI(1.406,5.731)]、发病节气越往后[OR = 1.118,95%CI(1.003,1.247)],其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IM患儿的中医证型主要为热毒壅滞证;发病年龄及节气是IM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59.127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