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观察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94 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 ~ 4次,2周内治疗7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超声检测肌筋膜激痛点(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TrPs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rPs的VA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愈显率为 95.7%(45/47),对照组为 78.7%(37/4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超声检测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超声检测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超声检测TrPs剪切波弹性模量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畅气通络点穴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能有效地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部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腰部TrPs活性相关。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46.9
[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181100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