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益肾熄风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多巴胺(DA)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Cys-C、NT-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Hcy、Cys-C、NT-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5-HT、GSH-Px、DA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5-HT、GSH-Px、D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UPDRS、PDQ-39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UPDRS、PDQ-39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 73.47%(36/4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6.33%(8/49),对照组为18.37%(9/4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失衡,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46.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6615046);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编号:19A2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