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观察反复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IVF-ET)失败者接受3种不同针灸预处理后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变化情况,寻找调整ER最佳的针灸预处理方法。【方法】 将90例反复IVF-ET失败后低ER、未行胚胎移植(ET)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在月经干净后卵泡期开始行普通针刺治疗,至排卵期停止,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电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行电针治疗;温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行温针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下血流类型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1)治疗前,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患者血促黄体生成素(LH)峰日内膜a型率和子宫内膜下血流A型率比较[均分别为0.0%(0/30)、0.0%(0/30)和0.0%(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患者内膜 a 型率和 A 型率[均分别为 33.3%(10/30)、66.7%(20/30)和93.3%(28/3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温针组内膜a型率和子宫内膜下血流A型率较针刺组和电针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温针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为23.3%(7/30),高于针刺组的13.3%(4/30)和电针组的16.7%(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温针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46.7%(14/30),高于针刺组的26.7%(8/30)和电针组的33.3%(1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3种针灸预处理方法中,温针灸更能有效地改善反复IVF-ET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帮助其获得再次移植成功。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46.3
[基金项目]
佛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学科研项目(编号:201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