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观察“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量表(MS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MSQ各维度评分及总体评价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MSQ各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为73.81%(31/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根结”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46.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207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