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探讨白通汤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转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CKD3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通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转归情况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TGF-β1、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咳嗽,研究组出现2例头痛,1例头晕,但均未见心电图及肝功能异常。【结论】白通汤治疗脾肾阳虚型CKD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对病情进展起到有效延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69.25
[基金项目]
贵州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编号:QZYY-2019-042)